第一百三十二章 厨娘二(第2页)
但是酒楼里一道酸辣粉,热煮或凉拌,能卖三十文甚至五十文一碗。
一斤粉条十到十二碗,就是三百文到六百文,所以红果让山子五十文一斤卖给酒楼,定价并不算高。
只是酒楼食客讲究,这种小食做不得主菜,只能当点缀配餐,所以李掌柜谨慎起见,只让山子每月供货三十斤。
对山子来说这就不错了,算是打开了局面。
积少成多,只要有三五家酒楼订货,作坊里这几样吃食平均每个月各卖出二百斤,就有七八两银子的纯利。
对于乡户人家,这算了不得的收入了。
要知道这时空,养活一个人,连吃带穿,只求不挨饿受冻的话,一年也就五六两银子。
山子干劲十足,想着攒两年银子,也去镇上买宅子,再多置些田地,买个铺子。
然后……把香豆娶回家,生几个娃,以后好好孝敬奶奶和姑姑。
红果看他一脸憨笑,翠柳和王婶都穿着鲜亮新衣裳,家里也置办了不少新家具用品,心下释然。
王婶一家吃了那么多年的苦,如今总算熬出来了。
“王婶,家里要是忙得过来,你和翠柳愿不愿意去集市上帮忙?我那小食摊子还继续摆着呢,忆香去了食舍,人手还是不够,你们去的话一天给五十文工钱,行不?”
王婶还没表态呢,四姑和海棠在门口坐着小凳子择菜,听红果这么一说,齐刷刷抬头,眼巴巴地看看红果,再看看王婶,只不敢开口说话。
王婶知道四姑心思,她们家三亩田地也赁给村里人种,娘儿俩平日里专门收红薯。
四文一斤收进来,清洗干净再切块处理好,山子给四姑五文一斤。
除去损耗,娘儿俩一个月从粉条作坊能挣一两多银子,这收入在乡下也算不错了。
但谁还嫌挣钱多呢?红薯连收带清洗,四姑一个人完全忙得过来。
娘儿俩感激王婶一家救了自家性命,还给了活路,平日里做饭洗衣收拾菜地,都是她们帮着干,对王婶表足了孝心。
人心都是肉长的,王婶暗自叹一口气,对红果说:
“我如今老了,山子这作坊里做粉条也需要人打下手,不如就让翠柳和海棠去集市上帮忙吧?”
王婶这话一说,四姑和海棠脸上就笑开了花。
镇上三日一个集,一个月十天,一天五十文,海棠每个月又能多挣五百文!
红果自然没有意见,点头答应了,众人皆大欢喜。
如此这般,到六月底,食舍慢慢走上正轨,红果把菌菇粉,肉酱料和卤肉香料配方都交给忆香,指导了几回,她就能单独上手了。
慢慢地红果从食舍脱开身来,每日抽空去巡视一回便可。
但她依旧忙碌,每日要去柳宅给老太太针灸,配置药包热敷,还抽空去了一趟县城看望义母,给她配适合夏日的药膳。
与赵十武说好的,等食舍开张,生意稳定就歇一段时间,好像也成了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