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乔南 作品

第四十八章 红薯粉条(第2页)

红果付了十两定金,约定一个月后,她上门来拉货。

许木匠带着徒弟上山组装,不包吃住,完工再付剩下的九两银子。 大事办妥,该买吃的了,肉铺今天有新鲜的猪肘子,红果来了两个。

回家炖肘子吃,还做了肉皮冻。

去年在草棚子里就做过一回,当时原料工具都有限,味道一般。

这回家里什么都有,红果先泡豆子,发豆芽。

肉皮冻里放点豆芽和花生米,爽口不腻,正好中和肉皮油脂的肥腻感。

豆芽发好,肉皮冷水下锅煮,为了去腥,红果切了两片野生姜放进去,还滴了几滴米酒。

煮到肉皮用筷子能戳穿,就捞出来,用竹刀刮去油脂。

这一步特别重要,白色油脂一定要刮干净。

不然最后肉皮冻出锅会油腻腥膻。

刮到肉皮举起来对着光透亮就成。

再切成细丝,越细越好,切好加点粗盐和温水,轻轻揉搓,洗去多余的油脂。

锅里放水,紫苏叶,生姜片,再加入洗干净的肉皮丝,大火煮开。

小火炖煮一个时辰,再将紫苏叶和野姜片捞出来。

中间依次加入花生米和洗干净的豆芽,适量盐和大酱,搅拌均匀。

最后撤出柴火,用大灶的余烬煨一晚上。

第二天早起,q弹可口的肉皮冻就做好了。

切成片当佐餐小食再好不过,下酒最好。

可惜这古代没看到有八角香叶这些香料,红果加了白酒和紫苏叶,勉强能盖住猪皮的腥膻味。

王婶看了尝了,第一句话就是:“唉,给你罗二叔下酒,再好不过了。”

红果做了不少,一听这话,让青豆跑了一趟,给二叔送了一钵子去。

日子慢悠悠地过,红果每日带娃,去红薯地里看看。

再去地头山后采点卖不上价的草药。

什么金银花野菊花,鱼腥草竹节草之类。

晒干了泡水喝也是好的。

顺带再挖点芋头淮山,还找到野生葛根,也算一重惊喜。

王婶带着翠柳给两家人做春衫夏衣。

半个月后,红薯可以收了,山子去地里忙乎。

红果则去了趟县城,将刀具铺子里的搅拌机拿了回来。

这古代工匠手艺还真不是盖的,红果试了下,搅拌切割机性能简直一流!

这二十两银子花得值!

红果挑了大概二十斤红薯,先做一批试制品。

做粉条要先洗粉,将红薯淀粉做出来。

红薯用猪鬃刷刷干净,切块放搅拌机里加水搅碎,然后用细纱布反复揉搓过滤。

过滤出来的水粉静止一夜,倒掉表层的清水,剩下的就是淀粉。

红薯淀粉可以做羹,做糍粑,很多种吃法,都是美味。

周家当天午食就是红薯糍粑和鸡汤碎米羹,青豆几个娃吃的快咬断舌头。

都没想到普普通通的红薯,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

吃完午食休息一会,红果开始做粉条。

先铲一块淀粉,加水放锅里小火慢慢熬,熬的时候一定要用筷子不断搅拌,不然就容易粘锅。

熬到透明状态,筷子拉起不断就成了熟芡,捞起来加到干淀粉中,再加水搅拌。

最后放到竹筒漏筛里,锅里坐上水,烧热但不要沸腾。

手轻轻拍打漏筛,细条状的粉条慢慢滑落水中。

慢煮一会儿,粉条成型了就捞出来放冷水中,反复清洗几遍,会更加筋道。

红果先捞了一盆用水湃着,晚上吃。

剩下的用细竹竿挂起来,放院子里晾晒。

晒干了收起来就是干粉条,能保存至少半年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