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种红薯(第2页)
刘桂花她哥给了三百文的辛苦费,那贩货的,才同意去赵家屯走一趟。 到如今都快三个月了,人还没回来呢。
红果月子坐得特别好,娃能吃能睡的。
家里的事情她请了王婶打理,说好这一个月给她八百文的工钱。
王婶自然乐意,笑得嘴巴合不拢。
连带着山子翠柳都在周家包吃包住的,另外还有八百文工钱,打着灯笼也寻不着的好差事啊。
她里里外外,简直比红果的亲娘还要操心,细心。
正好赶上过年,田里地里都没啥活计,王婶让红果坐了个双月子。
“多养一养,身子骨养好了,日后一辈子都受益。”
红果没反对,不过她躺到第十日,就央求着王婶,想洗头发洗澡。
王婶板着脸,不许。
“现在不忍着,等以后老了,身上这儿疼那儿酸,就知道了!”
到二十天的时候,红果觉得身上哪儿哪儿都痒,有小虫子爬一般。
王婶拗不过她,要不给烧水,她就要自个儿闯到灶间去。
没法子,把大木桶搬到里屋,让红果泡了个澡。
好在她预先准备了几百斤炭火,屋子里点着三个炭盆,暖烘烘的,王婶倒不担心她受凉着风。
烧了热腾腾一锅水,红果痛痛快快洗了头冲了澡,又在木桶里泡了一刻钟。
舒坦,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等红果出月子,已经过了二月二。
赵十武不在,赵家那边没人管她,周家这边也没什么正经亲戚。
大堂伯他们过了年,又进城做活去了。
钱氏婆媳俩,红果恨不能老死不相往来,更不会请她来喝满月酒。
所以这推迟了一个月的满月宴,就自家人关起门吃了顿饭。
倒是罗二叔听说了,不好贸然上门,让孙子送了两只鸡,十斤红糖来。
还给小娃娃买了一只小银锁。
虽然是空心的,也就一两多银子,可心意珍贵。
在屋里关了将近两个月,红果踏出院门,发现山青水绿,浑身轻松,简直使不完的劲。
春天是采山的好季节,也是种瓜点豆插秧的时候。
周家村地处深山,没有水田,只有山坡上的沙地。
红果想好了,不种粮食,就种菜种红薯。
红薯是经济作物,全身都是宝,红薯藤能剁碎了掺着米糠喂猪。
红薯能磨淀粉,熬糖稀,做红薯干,还能做红薯粉条。
王婶有些不放心,担忧地问红果:“你不种点高粱玉米小麦,吃啥呢?”
她家也只有两亩地,每年都种些粮食。
交了地税,剩下的高粱小麦,掺点野菜煮粥,好歹一家三口饿不着。
红果摇摇头,笑道:
“婶子,你看我们家六口人,就算两亩地全种上小麦,也吃不饱啊!
不如拿银子去买,还能买点精米精面吃。“
王婶一想也是,红果卖药材,可不少挣,一年起码几十两银子,想吃什么米面买不起?
连王婶那两亩地,红果也劝服山子,全种上红薯。
“听我的,保管你亏不了。“
王婶家两亩地和红果家是连着的,红果在家带娃,她和山子青豆几人忙活了几天,四亩地全种上了。
连草棚子那三分菜地也都种的红薯。
村里人当笑话讲,全种红薯?疯了吧这两家人。
红果让青豆别理他们,只管种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