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31章(第2页)
“妈,什么是二部制啊,我怎么没听说过?”
霍母也挺意外,“沪市没实施二部制吗?”
姜姒摇摇头,想了一下也可能是她从小上的是女子学校有关吧。
那会国内还没有开展大运动,她们学校一直都是中西合璧的教育,就是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贵族私立学校。
见她好奇,霍母就简单提了一嘴。
“那会外地来京市的人太多了,京市的学校还有老师又不够。”
“所以从五三年开始,京市大部分的小学还有初中实行的都是‘二部制’。”
原来是这样。
姜姒了然的点了点头。
不过她觉得婆婆突然提到这个,肯定不止是想要给自己科谱这么简单。
果不其然,这个念头刚有。
霍母便道:“这几个孩子天天在家休息半天也不是个事,他们两口子只管生不管养,后来没办法就只能把这几个孩子送到京市少年宫去了。”
少年宫的概念是从苏国传过来的,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
就是学这些东西都要是收费的,价格可比学杂费和书费要贵的多!
毕竟给他们授课这帮老师,基本上都是这个行业里领头羊一样的人物。
这个姜姒倒是略有耳闻,之前京市少年宫开业的消息,还登上了《国民日报》。
听说里面开设了不少兴趣小组。
有画画,刺绣,射击,舞蹈,合唱团,国乐队,口琴队,手风琴,金工组,钳工组,戏剧表演……
要不是看过了报纸,姜姒都不敢相信。
华国的少年宫竟然从五十年代就已经有了桌上足球,桌上冰球!
【划重点,此处为真实史料,后期有配图资格了,会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