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决定将计就计
裴琰并未用毒。那样,太着痕迹了。
他选择的杀人工具,是深藏在太后日常药汤中的一味主药。
紫花洋地黄。
此物性烈如虎狼,能强心续命,太后有心疾,加之这些时日病症重了不少,这药自然是经常服用的。
但这药是把双刃剑,虽是救命良药,可稍一过量,便是催命的无常。
这药平时太医用起来都十分小心,每份药方和抓好的药都是要仔细核对过方才会上药罐里熬煮的。
太后喝了这些年,从未差错,也渐渐放下了紧张。
而裴琰的毒计,其核心便在于对这量的精准操控。
他预备将剧毒的无色粉末交予云裳,命她每日在为太后端上汤药的瞬息之间,将微乎其微的毒粉弹入药汁。
那药粉可藏在指甲中,轻轻拨弄指尖便可办成。
过后只需清水净手,便不留一丝痕迹。
裴琰已经叮嘱过用量,确保云裳的每一次投毒,剂量都精准控制在太医难以察觉、银针难以显色的极限边缘。
如此日复一日,那微毒便如无声的尘埃,在太后日益枯竭的血脉中悄然沉积,缓慢却地啮噬着那本就脆弱不堪的心脉。
太后的身子本就是强撑着。
最多半月,那心脉便如被白蚁蛀空的大梁,徒留一副朽坏空壳,只待一个恰如其分的契机,便会彻底崩毁。
或许是太后因朝局动怒,或许是因裴琰之事忧心,那积重难返的心脏便会骤然停跳,呈现出心疾暴发、药石罔效的自然假象。
当然,裴琰会安排好这个意外。
比如,裴玠和太后相争,所有人都亲眼见证,裴玠言语冒犯太后,太后震怒,结果心疾发作,彻底没了生机。
气死生母的罪名,裴玠便牢牢背好吧。
事后追查,也查不出什么。
就算有人知道紫花洋地黄,但宫中用药本就因药材批次、煎煮火候存在细微差异,太医配药失手、宫人煎煮不当,皆是现成的足以混淆视听的替罪羊。
云裳只负责端药,且她又是太后最信任的宫女,倒是裴琰再为其作保,自然可以成功脱身。
甚至,到时候太医署中所珍藏的药材中,会恰到好处发现少了一些紫花洋地黄。
而细究起来,这似乎又和武夷真有那么千丝万缕的联系。武夷真,可是裴玠的人。
到时候,裴玠就更说不清楚了。
要么,是气死了生母,要么,便是蓄意谋害生母。
无论哪一条罪名,都足以让裴玠坐不稳皇位。
届时,裴琰便可趁这个机会图谋皇位。
至于如何在太医署中做下这等手脚,那还得看云裳了。
上官家如今在宫中的人手都在云裳手上。
那是之前砚心所掌握的。
只是,砚心因着不忠心为主,已经被活活打死了。
所有人手,都被太后交给了最为信任的云裳。
云裳用起来,得心应手。
如此一来,太后的性命,也就剩下了最后半月。
而那时,裴琰还在养病,不会有人怀疑到他的头上。
这计划的每一步都浸透着裴琰缜密到令人发指的阴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