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提出海洋水稻设想
“大海……” 她低声呢喃,一个前所未有的、带着点石破天惊意味的念头,如同初升的朝阳,将她带到了一个更为广阔、也更具挑战性的领域。
“既然大海能孕育出如此精纯、如此磅礴的水行灵气,那它本身,不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灵之库’吗?至少证明海洋里是散溢着灵气的!”
这个想法让她心跳加速,血液都仿佛在奔流,她拿来一张纸在上面列出优势分析:
“1如果能直接利用海水,或者将海水中蕴含的‘水灵气引导出来,用于无土水培种植……那将开辟出一条何等惊人的道路!”
她越想越激动,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在未来的蓝图上肆意驰骋:
“2海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这意味着理论上,水培基地可以不受陆地限制,在沿海、甚至未来的海上平台大规模铺开!”
粮食危机的阴影,或许能被这蔚蓝彻底驱散!
“3而且精粹的水灵气对这类水生或亲水作物的催生效果是爆炸性的。若能将海水中的水灵气高效、可控地提取并用于水培系统,生长周期将大大缩短,单位产量将几何级提升!”
“更重要的是海洋远离陆地污染源,在严格控温控光控营养的水培系统中,产出作物的纯净度和安全性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完美契合高端市场甚至特殊需求”。
苏砚秋的笔在纸上划出重重的圆圈,把这四点都大大的圈了起来。
“不过,也有缺点,”她咬住笔头,眉头皱起来。
“海水那致命的盐分,是绝大多数陆生作物无法承受的枷锁。水稻,即使是耐盐品种,也无法在纯海水中生存”。
“盐分……盐分……”
苏砚秋的手指无意识地戳在纸上,脑海中飞快地搜索着解决方案。
“基因自然优化! 对!必须培育出真正能适应海水或高盐度环境的超级作物!就像她利用灵液优化植物一样,但这次是更深层次的、针对盐胁迫耐受性的基因层面改造。”苏砚秋此刻像个学术狂魔,一个人在屋里激动地喃喃自语。
“伴生种植? ”
她的目光忽然一亮,想到了海洋中的“原住民”——“比如海带、龙须菜这些大型藻类!它们天生就生活在海水里,能有效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和部分盐分。如果设计一种立体水培系统,上层养殖海带等藻类作为‘生物过滤器’,下层种植经过基因优化的耐盐水稻或蔬菜……利用海带吸收部分盐分、净化水质,同时它们本身也是经济作物……形成一个小型共生循环系统?”
“不过操作有难度,我家的条件肯定做不出来”。
虽然只是一个极其粗糙的念头,涉及的技术难题却浩如烟海,从共生系统的稳定性、光照竞争、营养分配,到如何高效引导和利用海带吸收后“净化”过的海水中的水灵气,工程量太大!
苏砚秋把笔放在鼻尖下嘟起嘴唇把笔夹在中间,陷入沉思。
“哎,还是搞国企合作行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