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伴生种植进展(第2页)

但擂鼓村的寒湿气候和土壤特性,让地元参的存活成了奢望。

苏砚秋嘴角微扬,从旁边一个粗布口袋里小心倒出几种昨日刚从后山阴坡采回的、还带着潮气的种子。

“还好找到了你们。”

她低语道。这是几种本地特有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的野生植物种子:

“石斛兰配樱桃萝卜。”她拿笔写在地图上。

石斛兰是 一种附生在阴湿岩石上的小型兰草,根须能分泌特殊物质分解岩石矿物,坚韧异常。

苏砚秋希望樱桃萝卜能向其学习深扎根、高效汲取深层养分与矿物元素的能力,并提升根茎的紧实度与耐储性。

“寒地藤配白萝卜。”

石斛兰一种匍匐生长的耐寒藤本,叶片即使在霜冻下也能保持油绿,富含抗冻因子。目标是让白萝卜增强自身抗寒能力,减少冻害导致的糠心。

“嗯~岩蜜草配青头萝卜,口感会更甜。”

岩蜜草能开细小黄花,其根系能吸引特定土壤微生物共生,改善根际微环境,增加植物甜度。

“胡萝卜的邻居……”她继续规划。胡萝卜需要深橙色泽和浓郁的类胡萝卜素。她选定了:

金盏花 取其强效富集类胡萝卜素的能力,引导胡萝卜加深色泽,提升营养。

“大白菜和卷心白,要包心紧实、叶球厚重、风味清甜……”伴生邻居相同,但比例微调:

“甘蓝和卷芯白在一起, 取其强大的叶片包裹能力和积累养分的效率,引导白菜形成更紧实的叶球。”

她独自一人喃喃自语,全然不顾三个干活的人频频投来的目光,彻底沉浸在自己的种子世界里。

待规划得差不多了,苏砚秋站起身,望着地上盆里分门别类摆放的、来自山野的 “教师” 种子,撸起袖子便要动手。

这些替代方案虽不如地元参那般神异,但胜在完全适应当地环境,且各自的“特长”非常鲜明。

现在她需要做的,就是通过灵液,放大它们作为“基因引导者”的信号。

她取来几个小陶碗,分别倒入少量清澈的山泉水。然后,她大咧咧的拿出自己三轮车后斗的一筐玻璃瓶。

“哟,这是又买营养液啦?”

老杨头没少看苏砚秋往平时种植的水里加这些,一点不陌生。

另外两个帮工的老伙计也看过来,

“这是那个专家给你们家介绍的吧,是不是很贵?”

“嗯,有钱都不好买!”

苏砚秋也不否认,也不承认,顺口接话。

老罗头为了避免她苏砚秋加灵液别人怀疑是什么激素,对外宣传是跟农科所买的新型营养液,一瓶能用很多亩地,就是是根据需求配的,不能乱用。

因为云雾液的秘密现在属于高级机密,所以何教授也是帮着圆了这个谎,苏砚秋现在在种植的时候就会大咧咧的把云雾液拿出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