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跨界合作(第2页)
“可让病人喝豆浆代替吃药 这听起来也太颠覆了吧?”
苏砚秋忍不住笑出声,指尖无意识地划开手机相册,“我最近倒是在琢磨另一种‘跨界融合’—— 与医院的职能也不冲突。”
巫福星急不可耐:“那你快说说看!”
苏砚秋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划,调出那张与苏砚舟前两天勾勒的规划草图:&34;您看这是我打算开的一家新中式奶茶店 —— 位置会首先选择在全国三甲医院周边,店内设置智能营养检测终端,然后用我这边出产的带有s-9到s-11的有机物质的农作物根据病症搭配。”
说完她还拿出一张苏砚舟用cad画的店铺模型图。
庄周盯着屏幕上旋转的店铺模型,眉峰微蹙:&34;你是说你自己开个小店在医院门口,但是商业性质的店和我们公共医疗机构提供的老百姓信服程度可不一样&34;
&34;庄总,我的菜可是提供给华西在做临床试验,我能拿到第一手的相关反馈,因此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34;
“是什么?”庄周也不让她卖关子。
苏砚秋忽然放下手机,指尖轻轻叩击桌面,&34;云雾液滋润的蔬菜,我外公外婆和这擂鼓乡的人日常就能吃到,为何没有送去华西给病人吃的那样明显?”
“为什么?”巫福星是个急性子,代替庄周问出口
苏砚秋指尖轻点地面,顺势抛出核心观点:
&34;云雾液培育的蔬菜对健康人群效果趋缓,之所以在华西临床试验中数据亮眼,我推测实验对象多为长期接触转基因食品的城市人口 —— 他们的免疫系统本就处于慢性损伤状态,功能性蔬菜恰如 &39; 生物补丁 &39;,能快速修复受损细胞。&34;
&34;所以你拒绝以蔬菜直供模式介入医疗体系?&34;
巫福星突然挑眉,她听懂了苏砚秋的潜在意思,&34;是因为这种 &39; 修复效应 &39; 具有阶段性,无法支撑长期医疗需求。&34;
&34;正是如此。&34;
苏砚秋朝她打出一个漂亮的响指,这还是这几天她跟巫福星学的,连马蜂都会把这听成口令飞出蜂桶,
&34;你们现在已经能提取自然界的云雾液了,想想当云雾液技术三年内实现全国农田覆盖,农产品将整体升级为 &39; 全谱系有机标准 &39;。届时这类蔬菜会回归基础膳食属性,医疗体系到时候必须保持独立的诊疗逻辑。&34;
&34;但今年的流感疫情我们该怎么用这些蔬菜切入?&34;
庄周语气里不知何时带着疾控系统特有的紧迫感,&34;疾控中心预测,防止不到位至少会有10万以上的人因此死去。&34;
&34;这正是我提出 &39; 医食联动 &39; 的底层逻辑。&34;
苏砚秋忽然起身,像一位老师一样退后一步循循善诱,&34;我们打造 &39; 医疗辅助食品终端 &39;—— 您协调医院提供临街铺面,接入医保支付系统与 ai 健康档案,我负责构建从种植基地到现制饮品的全链条品控。利润分配可采用 &39; 基础补贴 + 收益分成 &39; 模式,前期以公益属性为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