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云雾液的研究推进(第2页)
&34;在微生物的世界里,这相当于热带雨林与沙漠的区别!&34;
林薇:&34;苏砚秋的田虽然用了云雾液浸泡种子,但缺乏标准化的对照系统:没有隔离带控制花粉传播,没有实时监测土壤微生物群落,甚至连灌溉水的矿物质含量都不固定。&34;
张天行向前倾身:&34;但她的菜已经显示出明确疗效 ——&34;
&34;疗效是现象,科学需要的是因果链!&34;
林薇从文件夹中抽出《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红色批注覆盖了大半页纸,
&34;如果直接用她的田做试验,就像把火箭发动机放在泥坑里测试推力 —— 变量太多,结果根本不可信。我们需要的是&34;
她指向实验室方向,&34;能精确控制光照、湿度、微生物输入的无菌培养舱,每个培养皿都是独立的生态单元。&34;
罗浩点头:&34;就像肿瘤组的细胞培养实验,必须排除所有干扰因素。&34;
&34;正是如此。&34;
张天行直接问林薇:&34;那你需要什么?要多少时间才能培育出来这种带有自带免疫力的种子?&34;
&34;至少需要半年!&34;林薇摊牌,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张天行猛地将疫情数据报表拍在桌上,图表上不断攀升的红色曲线刺得人眼疼:
&34;林所长,您知道吗?卫健委最新推演显示,如果放任新型流感传播,三个月内医疗系统将超负荷运转 370!&34;
他抽出夹在文件里的卫星云图,边境城市上空笼罩的阴霾与曲线图的走势如出一辙,&34;巴美国的毒株专门针对亚洲人群的 hla 基因位点,这不是普通流感,是生物武器!&34;
罗浩的钢笔深深陷入纸面,&34;半年&34; 二字被戳得千疮百孔:&34;能否用云雾液先处理少量种子应急?&34;
林薇:&34;完全不可行!云雾液的产量太少,实验室需要大量的对比数据,现在仅够实验用的。&34;
要是苏砚秋看过他们的云雾液就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台机器收集的云雾液不够用,因为浓度比她纳灵鼎收集的,低上百倍。
张天行的喉结剧烈滚动,抓起保温杯却发现早已喝空:&34;可等不及了!去年秋冬流感季死亡 12 万人,今年有了毒株变异 模型预测至少要带走 37 万条生命!&34;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34;那些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大妈,背着书包的孩子,难道要因为我们的谨慎付出代价?&34;
会议室陷入窒息般的沉默,坐在一边一直没出声的庄周突然起身,将平板电脑推到会议桌中央,神农基地的实时监控画面里,青黄豆荚在晨雾中沉甸甸地垂着:
&34;各位领导,基地的菜效果都这么好,我们直接收购他们的种子用于种植怎么样?&34;
&34;但缺少关键的 s-9 至 s-11 有机物检测!&34;
林薇谨慎地反驳,&34;这些未知物质可能是免疫调节的核心,我们连其作用机制都没摸清,更不清楚这些种子能不能遗传下来这些有机物质 ——&34;
&34;要摸清这些机制还需要大量的临床数据和实验报告,这个也需要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不过慕教授的身体报告告诉我,这些菜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34;
罗浩猛地站起,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声响,&34;她食用普通神农蔬菜后,癌细胞抑制率达到了 65!现在不是追求完美数据的时候!&34;
&34;比起制作新的药剂,研发新的疫苗,我觉得这正是最好的选择!用老百姓每天吃的蔬菜直接将病毒扼杀!&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