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餐饮独家供应(第2页)

毕竟现在货超市再多也吃的下,而且价格开的也高,就连群里的老顾客也限制了购买总重量不得超过五斤,避免出现黄牛倒价的情况。

送走两人后,苏砚秋没着急让苏砚舟去忙自己的事。

“小舟,先别走,我需要人帮我理理思路。”

苏砚秋抽出一张打印废的纸,翻到空白面。

“什么思路?”

苏砚舟最近也很忙,自从姐姐给家里人分了工,大家每天都各忙各的。

最近黄豆采摘后整株粉碎得堆肥,他得根据大致数量配比其他的绿肥材料,正忙着呢。

苏砚秋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圆:

“这是我们种的地,为了卖菜挣钱,我们选择了批发和零售。”

她画出一条分支,上面写着 “批发:美日优购”,又画出一条线 “零售:微信群”。

苏砚舟看不明白她要做什么,便问:“你这是在分析咱们自己?”

“嗯啊,我在想我们自己以后要走的路。我们家的菜品质已经逐步提升起来,肯定不能完全依靠外界的供给需求,这是我很早就跟爸妈还有你讨论过的,咱家的菜也要建立自己的产业链。”

“可是你刚卖出去的价格已经很高了,为啥还要费时费力建立自己的产业链?毛豆你卖 80,小白菜卖 60!韭菜卖 100!咱们开个豆制品食品加工厂,这还没做啥呢,都投资进去小 10 万了!”

厂房修修补补、交房租、买电机、买做豆腐的模具…… 各种花费,苏砚舟看妈妈把一笔一笔的账记下来,觉得压力又大了起来。

就刚刚那个王绽华刚刚签下订购合同,美日优购已经能消耗他们现在的大多数蔬菜,能够直接从地里摘下就挣钱,为什么还要费劲巴拉去做深加工呢?

“我们的菜又不是普通农民的农产品,这些已经很挣钱了,是华国9999的农民一辈子都不敢想的。”

苏砚舟觉得她姐没必要舍近求远。

苏砚秋手里的笔没停,她继续画出一条线连着 “食品深加工:神农豆制品食品加工厂”,又画出一条连着 “餐饮”,后面写着 “向蓉和王绽华”。

这才停下笔,抬头看向苏砚舟:“其实我之前一直只想多赚点钱,所以才选择包地扩大规模种菜种果树。”

苏砚秋将笔尖沿着产业链的线条缓缓移动,像是在丈量未来的版图:

“你看,我们现在走的路线,赚钱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我也做到了解决村里人的就业和医疗保障问题,教给他们技术,给合理的薪酬,买上保险,让他们生活比之前有所改善,我们也种了足够面积的土地,做到了双赢”。

“哦,难道不是因为咱们的地需要这么些人你才找他们的?”

苏砚舟虽然觉得他姐说的有道理,但是不能本末倒置。

“种李子树那天,我和林嘉树聊起过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