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24亩地(第2页)

苏砚秋呆呆的:“为什么?”

苏砚舟打了个响指,一脸认真的站起身:

“肯定是为了传承!神农是谁?我们华人的老祖宗!!!他老人家一定是在天上看到现在的耕地越来越少,而且我们国家最近几年都在说粮食安全的问题,借此机会让你来改变现状!”

好有道理,苏砚秋自己挖的坑,跳不出去了。

苏砚秋:“呵呵,你的觉悟好高”

苏砚舟转身一巴掌拍在苏砚秋的肩膀上继续说:“所以,你现在终于能干点正经事了,给你干爹挂个名怎么了?说不定有了这个名字,他还能保佑我们风调雨顺,年年大丰收呢!”

转身回来的老罗听到这个话忙附和:“对对对,得把咱们老祖宗带上,做人不能忘本,小舟说的这个名字可以。”

赵明的消息几乎是踩着合同pdf上传的进度条蹦出来的:

&34;全体成员 合同已阅,288万预付款两小时内到账!我这就让财务加急处理!&34;

他顺手甩了个撒花表情包,接着又补了条语音:

&34;小苏,我这就给擂鼓乡李书记打电话,冷链中心的地勘队明天就能进场。咱们双线并进!&34;

苏砚秋回复:“行,我爸下去给你送菜去了,有什么未尽事宜,等会你们可以见面了详谈。”

没想到事情进展这么顺利,苏砚秋这就得回去规划这24亩土地怎么用了。

三轮车突突爬坡时,苏砚秋的笔记本差点颠进山沟里。她揪着苏砚舟的衣领喊刹车,车轮正碾过一片野枸杞丛,惊起几只灰斑鸠。

&34;这坡坡坎坎的,真难走,你说他们平时收庄稼都是怎么运回去的?&34;苏砚舟跳下车,屁股颠的生疼。

&34;呐,就那样一担一担挑回去的。”

她指着远处跛脚的老杨头,他正挑着两个箩筐,里面装着红薯藤。

苏砚舟:“那你打算怎么规划,这里确实不好进机械。”

王寡妇家那两亩像被狗啃过的月饼,老杨头的地活脱脱是条蜈蚣精,边边角角太多。

&34;这简单,明天先改地,让挖机和装载机先进场,田与田之间过度是坎的,全部改成缓坡,表层保留20公分熟土单独堆放。&34;

苏砚秋用笔在笔记本上上划出弧线,

&34;边角荒地先用重型耙松机破碎板结层,再掺入30腐殖土回填,把不规则边角修整齐。&34;

她又在纸上划拉上几道直线,

&34;田的中间均匀修建水渠,水渠底宽不低于60公分,边坡用鹅卵石干砌,每五十米设个沉沙蓄水池。”这是为了万一要加灵液能方便些,而且雨季还能蓄水。

“同时每2亩地之间修一根农机通道,按四轮拖拉机规格,路基铺二十公分碎石垫层,两侧种上葛藤固坡,免得碾压久了就会松散。&34;

苏砚舟长大嘴巴:“听起来很费钱的样子!”

苏砚秋在纸上算了一下:“差不多机械费要1-2万,说起来,倒是可以买个耕地机,以后让我们请的人自己开就行,以后用的还多着呢。”

苏砚舟:“今天包给咱们地的那个,叫什么来着,张顺,他们家就有啊,他还专门给我说了呢,他还说既然给我们干活,回头他就把机器卖了,因为生意不好,一年就种稻子那几天有人租。”

苏砚秋高兴:“那挺好啊,咱们把耕地机买了,然后让他继续开,每个月正常发工资。”

“那回头让外公跟他说去,他们关系好像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