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承包农民的自留地(第2页)
“这个得征取村里人的意见。”林嘉树也拿不准,他还得回去和李书记一起办这个事。
“我觉得行,这个条件是我,我就愿意。”外婆蒲扇往大腿上一拍,觉得这条件真是太有吸引力了。
“外婆,你们种地一年能挣多少钱?”
苏砚秋其实不太清楚外婆能挣多少,但是卖给她黄豆的大爷说他一年就挣几千块钱,都拿去吃药了。
“我和你外公平时穿的都是你们几个姨买了寄来,不怎么花钱,我们一年卖菜,卖你外公做的簸箕、背篓、菜油、花生、鸡蛋,差不多能攒个9000-1万的。”
这是她和外公两个人加在一起的收入。
苏砚秋把挑好的豆子放进脚下的袋子里,心里有些复杂,要租地的心更是坚决了三分。
“小林哥,租赁范围以李子林为圆心辐射——旱田水田我都要,但必须连片规整,不然后面我灌溉和喷洒太麻烦,租金按照正常价格算,然后我能开的工资大约是1500-4000不等,得看什么活,一个月最多干24天,有6天可以自由安排,当然自己家还有其他地来的时间少,也可以按天算的,这个后期我们可以再讨论。”
村里的地好多人也是这里几亩旱田,那里几亩水田,不可能一口气都给租赁完的。
“好,我回去跟李书记说下,再联系下那些地的主人家开个会,看他们愿不愿意。”
林嘉树喉结动了动——这小女娃竟真要在这穷山沟大干一场了,突然有点担心她的投资和回报比能不能持平了呢?
“小秋啊,你这样得不得亏死哟,王翠花家媳妇在县城端盘子一月才挣两千。”
外婆刚跟林嘉树聊着没什么反应,这人一出院子就纠结起来,一个月开2000,那一年一个人也得24000啊,他们哪里来这么多钱发给他们,别是许个空口诺言,在村里反倒惹出一身骚。
苏砚秋起身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笑眯眯的跟外婆说:
“外婆,集约化种植让亩均人力成本下降40,采收周期缩短10-20天,更别节约灌溉用水了,您就放心吧,只要咱们种出来的东西好,必定是赚钱的。”
“姐,你可想好了,我保证你这话放出去,他们都会把地租给你,你想想,就算你农忙期需要两百人,但冬季闲置期怎么办?”
洗了澡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的苏砚舟显然听完了他们的全部对话。
&34;这正是价值链延伸的关键。&34;苏砚秋指了指晒在簸箕里的干蘑菇,
&34;同样的鲜货售价一斤100元,晒干做成即食干蘑菇汤包能卖到120元,我计算过,深加工车间正好对冲种农闲时间。
外婆还是不放心:“当年合作社搞柿饼加工厂,头三年可赔惨了。”
苏砚舟:“那第四年呢?”
外婆:“就没有第四年了。”
苏砚秋拿来绳子扎紧袋子:“所以我一直觉得爸给超市供货就挺好的,在我们前期市场没有打开的时候,超市价格 虽然低了点,但可以作为一个保底销售,你想啊即便深加工品滞销,前端鲜货也能锁定60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