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镇集
苏砚舟骑着外公那辆“突突”响的老旧三轮车,载着苏砚秋和三筐新鲜采摘的野生菌,一路颠簸到了镇上。还有20多分钟才发车,客车司机老陈正靠在车门边抽烟,见两人过来,眯着眼打量了一会儿,直到看见筐子上写的“苏自强”三个字,才恍然大悟。 “哎哟!以前都是一个大爷来送的货,怎么今天换人了!”老陈掐灭烟头,热情地迎上来帮忙搬货,“那大爷是你们的爷爷吗?”
苏砚秋笑着寒暄了几句,老陈却突然压低声音,搓着手问:“那个……最近怎么不卖韭菜了……”
苏砚舟忍笑摇头:“叔,这批韭菜还没长大呢,得过几天。”
老陈一脸失望,犹豫了一会儿,但想想之前吃过的豆芽甘甜脆爽,突然指着菌筐:“那这野生菌好吃不……我能买点不?”
两姐弟对视一眼,苏砚秋爽快道:“陈叔我们家这野生菌是半种植的,味道特别好,给您拿两斤尝尝,要不这次运费就免了!”
“这哪行!你这运费我顶多才收30!”老陈连忙掏钱包,他是知道他们家菜在那生鲜超市卖什么价格的,却被苏砚舟拦住。
“以后麻烦您的时候还多着呢,别客气!”
老陈高兴得直搓手,最后拍胸脯保证:“以后你们有货尽管找我带,免费!”
“嘿嘿,那我以后肯定是要多麻烦您几回的。”苏砚舟顺杆爬,倒也不拒绝。
告别老陈,两人汇入赶集的人流。镇上今天格外热闹,道路两侧摆满了摊子——老大爷蹲在地上卖沾着泥的新鲜土豆,农妇面前摆着一篮篮土鸡蛋,还有人卖自家腌的榨菜和晒干的野生菌,吆喝声此起彼伏。
苏砚秋目标明确,直奔种子店。可当她翻看一包包蔬菜种子时,眉头却越皱越紧——包装袋上全都印着醒目的“杂交种,不可留种”字样。
“姐,咋光看不买?”苏砚舟凑过来问。
“不能留种,就得年年买。”苏砚秋叹了口气,“而且杂交种即使用营养液,效果肯定不如老品种,有点浪费我的营养液了。”
“只是不能留种,为啥会不如老品种,改良种产量大,抗病效果好啊?”苏砚舟不解。
“怎么跟你说,小学的时候咱们学过克隆羊吧,他们的抵抗力是不是特别差,这杂交种如果是和同种类杂交得来当然是有优势,比如国外的高个子和我们亚洲的矮个子这样,至少都是人类,可你看,这是不能留种的杂交种,这证明什么?他杂交的可能不是同种类的,就好像马和驴生出骡子,骡子不能繁衍,而你想培养的的是优质的马,而不是骡子,但你却买的是骡子回去繁衍,你再看这个包装上写的&34;超级杂交种&34;,宣传册上写着亩产提高30,但小字标注必须配套专用化肥——这就像给骡子注射激素让它多拉十年货,本质上违背了生命伦理。”
她果断放下种子,“走吧,我不想要这些种子。”看了半天没买,卖种子的胖老板娘还听她在那边一阵嘀嘀咕咕的扒拉,朝地上吐了一两颗咬碎的瓜子皮。
乡镇上的集市,熙熙攘攘,电动车、三轮车穿梭其间,卖菜的多为年龄较大的大爷大妈,他们在地上铺着塑料膜,然后把菜整整齐齐的货品摆在上面,虽然大多人卖的东西都很单一,但这也不影响两姐弟的逛街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