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旋耕机
一家人又回家换了装备,提着锄头镰刀坐着面包车来到地前,望着眼前干硬板结的土地,都有些发愁。这块地之前种的是玉米,收割后留下的老桩子还杵在地里,根须盘结,土壤又干又硬,一锄头下去只能刨出浅浅的坑,还震得手臂发麻。 “这地……是不是肥力不行啊。”苏自强蹲下身,捏了把土搓了搓,眉头紧锁,“又板又硬,种菜怕是长不好。”
“这地胜在附近有水塘,浇起来方便。”外公说出租地的理由,苏砚秋当时也看了,她看中这里,是因为早晚的云海正好能蔓延到这个位置,至少这些蔬菜瓜果不用她特意照顾就能沾染到云海里的灵气。
苏砚秋环顾四周,这么大一片地,如果全靠人力翻整,不知道要干到猴年马月。而且土壤贫瘠,就算用灵液催生种子,蔬菜长势再好,产量也会受限。
“得先改良土壤。”她思索道,“光靠我的营养液不行,土地本身也得补肥。”
苏砚舟灵机一动:“要不请旋耕机?把地翻得细细的,再去买肥料撒进去,效率高!”
外公一听,立刻摇头:“旋耕机一亩地要收300块!种点庄稼才值几个钱?划不来!”
外婆小声提醒:“老头子,你种的不值钱,小秋种的菜可不一样……超市卖10元一斤呢。”
苏砚秋拍板:“就用旋耕机!这钱不能省,但是肥料就不用了,上次外公堆在那里的肥料我看了,怎么说呢,也是有用的,但是局限性很大,我还是喜欢用天然肥料。”
外婆:“鸡粪鸭粪这些?家里也没这么多啊,人粪运过来汤汤水水的也太远了。”
苏砚舟脸色一变:“外婆你快别说了,突然都能闻到味道了!”
苏砚秋:“差不多,但是也有些差别,固态的肥料对土地板结的症状更好,先请旋耕机吧。”
见孙女坚持,外公只好掏出手机联系村里的农机手。趁着等机器的功夫,苏砚秋指挥全家人在田里焚烧野草和玉米杆。
“烧一波能驱虫,灰还能当钾肥。”她解释道。
火苗噼里啪啦地窜起来,浓烟滚滚,枯草很快化为灰烬。接着,一家人又忙活开了——
苏砚舟和外公被苏砚秋拜托开三轮去山里挖腐殖土,那种常年堆积落叶的松软黑土,肥力极佳;苏自强和罗爱萍则把外婆鸡圈的地皮铲了个干净,鸡粪混合着垫草,是上好的有机肥。
等旋耕机“突突突”地开到地头时,田里已经堆满了腐殖土和鸡粪混合物。农机手是个黝黑壮实的中年汉子,见状笑道:“哟,你们这是弄的啥,还准备的挺充分!”
“这不是想着省点人力,就请你一起耕在田里吗?”苏自强赶紧上去递了一包烟,那还是赵明送给他的中华。
农机手一看这中华啊,立马嘴巴都咧到耳根子后了:“大兄弟,你放心,我一定给你耕的又深又细,我耕地,这十里八乡就没我做的细致的。”说罢把烟往兜里一放就上了车。
随着旋耕机的轰鸣,板结的土壤被锋利的刀片打碎,黑褐色的腐殖土和鸡粪被均匀地混入土层。原本干硬的土地渐渐变得松软湿润,甚至泛着一层油亮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