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种植规划(第2页)

“这么大个村才179啊?”苏砚舟咋舌。

“我们村有200多人呢,但是年轻的都出去了,反而在群里的人多一点,平时通知个缴医保啥的方便些,老年人好多没有智能手机,所以在本地的也许都不在群里。”外公从车上抱了一包黄豆进屋,从屋里出来说。

苏自强和苏砚舟也站起身来帮忙搬黄豆,这一趟,车后斗都装满了,整整5大蛇皮袋。

“买了这多啊,多少钱一斤啊外婆?”苏砚秋看这阵仗,能用好久好久了,她解开其中一袋,看到黄豆又大又饱满,品相特别好,估计价格应该不低。

“3块8,他们还给让了些称呢。”外婆满意,去镇里得要4元了。

“啊,这品相才卖3块8啊。”苏砚秋皱眉,心想那农民忙半年图个啥,以她的经验,黄豆的生长周期是3-4个月,一亩地能出3-500斤黄豆,折中算400斤,按4元一斤算,也就1600块钱,所以做农民注定是饿不死但也发不财的。

“那明天用这个黄豆发豆芽。”豆子这么大,豆芽应该会更粗一些。

“我看行。”几人都赞成,这才收拾收拾准备睡了 ,明天一大早又要去摘蘑菇,摘菜,得早些休息,只是可怜苏砚舟,还没到客服下班时间。

“小舟,明天你就在家里和外婆摘菜吧,妈和我们一起上山,你还能多睡一会。”摘菜只需要提前一个小时左右,采蘑菇就不行了得早点。

而此刻外婆突然想起什么,小心翼翼从包里掏出手机,然后划拉了半天才找到那个绿色的图标,问一旁的苏砚舟“发语音是按哪个来着?”

“这个长条形,按住不松手,然后你说话就行了,说完了一松手,它就发出去了。”苏砚舟给她外婆示范,然后撤销。

“哦,那我说两句。”外婆又把手机拿回来,然后咳了咳清了清嗓子,这次紧张的按下那个长条,顿了半秒,又松开“我咋还有点紧张,怎么跟当领导发言似的。”

“哈哈哈哈哈哈,外婆,没事的,你就想说啥说啥,说错了长按就能撤回。”

苏砚舟看着外婆的囧样,笑的前仰后合。

“那我说了,你们别说话!”外婆好像鼓足勇气一挥手,大家赶紧闭嘴看着她要说个啥“那啥,我是乔桂花,我家后面那座山现在村里包给我们了,大家明天捡菌子就不要走这里啦,我们家也在这里面种菌子呢!”呲溜,消息发出去了,这回网速还挺快。

外婆眯着眼睛看了下,今天刚给自己设置的头像旁边有个长条,自己点开一听“这声音怎么听着不太像我的。”然后又高兴的问外公“我说的好吧?”

外公:“我也说两句。”

外公也偷摸记着刚才苏砚舟讲的呢,于是也摸出一模一样的的手机,按着长条说:“我们只是包了从我们房后到山顶竹林那片,翻过山竹林下一面就不是我们家的了,你们想去那里是没问题的。”

说完得意洋洋的看着外婆:“要稍微严谨点,不然别人说我们没包一整座山,你怎么说。”

群里突然有人回,一看昵称--我是小林助理:是的,那一段是罗叔家包下来种野生菌了,大家切记不要随意采摘哦,同时食用野生菌有风险,大家不要随意吃不认识的蘑菇。

外婆还没过够瘾,听完语音秒回:好的小林助理,我们知道了,大家也知道了。

院子里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