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货币流通
陈大山猛地一拍大腿,眼睛瞪得溜圆:“我明白了!这招太妙了!既能稳定咱们的经济,又能把敌占区的资金都吸过来。” 王泽笑着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刚拟定的《人民币流通管理办法》,明天就开始执行。”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记住,货币的价值在于它能买到什么。咱们仓库里堆成山的粮食、布匹、食盐,就是人民币最硬的底气!”
三天后的清晨,护卫队驻地外的广场上人头攒动,新落成的供销社门前被围得水泄不通。
二十间简易木板房整齐排列,四十个杉木打造的柜台散发着新鲜木料的气息,在晨光中一字排开。
每个柜台后方都摆放着三层货架,米面粮油、布匹盐糖等生活必需品整齐陈列其上。
后方临时搭建的大仓库敞着大门,可以看见里面堆积如山的物资正在被工作人员一袋袋搬出。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钢铁厂的产品区,崭新的铁锅和农具泛着金属光泽,引得老乡们纷纷踮起脚张望,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个新鲜事物。
“老张头,你说那纸票子真能在这买到东西?”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着。
张老汉紧了紧攥着纸币的手,那是他昨天刚领到的一元钱:“试试呗,俺们组长说了,这钱随时都能来换粮食。”
他顿了顿,眼神坚定了几分,“再说了,老板啥时候骗过咱们?今年要不是老板,俺们一家老小早饿死了。”
“都排好队!”维持秩序的民兵突然敲响挂在树上的铜锣,清脆的锣声让嘈杂的人群安静下来,“今日特供,每斤大米一角八分,每人限购五斤!只收人民币!”
张老汉一个箭步冲到柜台前,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张崭新的纸币:“闺女,给俺称五斤!”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生怕被拒绝似的。
柜台后,扎着麻花辫的年轻售货员接过纸币,对着阳光仔细检查着上面的花纹和水印。围观的乡亲们不自觉地屏住呼吸,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盯着她的每一个动作。
“张大爷,您稍等。”售货员清脆的声音打破了紧张的气氛。只见她利落地把钱放进抽屉,转身从货架上搬下一袋五斤装的大米,又麻利地找了零钱。
“您拿好!这是五斤大米,找您一角钱。”售货员微笑着将东西递出柜台。
当沉甸甸的米袋落入手中时,张老汉先是一怔,随即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这…这纸票子真能买粮啊!”
他声音发颤,粗糙的手指急切地解开袋口,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把大米。晶莹剔透的米粒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从他指缝间簌簌滑落。
“让俺看看!”
“真的假的?”围观的乡亲们顿时炸开了锅。几个年轻后生挤到最前面,眼睛瞪得溜圆:“张叔,这米成色咋样?”
“好得很!跟以前发的一样!”张老汉咧开嘴笑着,转头对售货员说,“闺女,俺明儿个还来!”
他宝贝似的把米袋揣进怀里,生怕被人抢了似的,引得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根据地。很快,供销社门前就排起了蜿蜒的长队,队伍一直延伸到村口的打谷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