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根据地的第一座钢铁厂开炉(第2页)
他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得靠这个。”
王泽不自觉的点了点头:“您的意思是…”
“仪器检测的是数据,”老工人拍了拍身旁的机器,“我们观察的是经验。两者结合,才能炼出最好的钢。”
被老工人上了一课的王泽,和陈大山回到办公室,他指尖轻轻敲击着纸面。
“大山,山西自古就是冶铁重镇,太原、阳泉的钢铁厂不知培养了多少老工人。”
王泽目光炯炯,“现在鬼子占了工厂,但人心他是占不走的。那些宁折不弯的工匠,正是我们现在需要争取的对象。”
陈大山不由地点了点头:“军情科太原站前面就有报告,光是太原钢铁厂就有上百位老工人宁愿摆地摊也不给鬼子干活,阳泉那边更不用说。”
王泽想了想,果断地决定,“让太原站站长赵成负责这事,最好以商人身份去接触这些工人,特别是那些各道工序的顶尖好手。”
陈大山看向王泽:“那我们给什么样的条件?”
王泽竖起两个手指,“第一,按国统区标准的三倍工资;第二,保证家属安全。”
他指向墙上的地图,“走太行商道的秘密线路,让人在娘子关接应。记住,要化整为零,每次转移不超过三人。”
陈大山快速记录:“我一会儿就去安排。他们的家属是一起接来吗?”
“不急。”王泽摇头,“一起的话目标太大,等工人们到了,再以其他的名义分批接家属。”
陈大山突然想到什么,挠了挠头:“对了老板,咱们现在还用粮食结算工钱吗?这个工程量太大了,很不方便。”
王泽嘴角微微上扬,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崭新的纸币:“我已经有办法了!从今天起,护卫队改用这个发饷。”
陈大山接过纸币,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摩挲着纸面。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纸币上,票面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简体大字格外醒目,墨色饱满,笔画刚劲有力。
“这…这是?”
“人民币。”王泽轻描淡写地说,“咱们自己的货币。”
陈大山翻看着这些纸币,面值从一角到百元不等,纸张厚实,印刷精美,与市面上流通的法币、边区票截然不同。
他突然指着票面:“老板,这‘银’字和‘国’字怎么少了笔画?是印错了吗?”
王泽轻咳一声:“这个…是特殊防伪标记。”
对他的说法,陈大山将信将疑,但很快就被纸币上精美的图案吸引。
王泽怕他再问字的事儿,迅速转移话题:“我准备在根据地成立供销社,从今天起,所有物资一律用人民币从供销社兑换。”
陈大山想到了关键问题:“老百姓认这个新钱吗?我娘第一次见肯定以为是花纸。”
“放心。”王泽胸有成竹地拍了拍陈大山的肩膀,“人民币和咱们的物资挂钩,一块钱能买五斤大米或者三斤白面,随时可以兑换。老百姓不傻,很快就会抢着要。”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外人想要人民币,必须到咱们的银行用黄金或银元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