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画家阎立本!(第2页)
“兕子她们几个又多个小伙伴。”萧钰也说道。
等阎立本和李渊几人聊的差不多,这才说道:“小郎君,五娘,现在有没有空,去学堂看看。”
“有,刚好送瑶娘去看看吧!”萧然说道。
“好!”阎立本招招手,让阎瑶跑过来。
几人朝着外面走,阎立本说道:“小郎君,之前听闻照片之事,那个其他人能否学?”
“这个学不了!”萧然摇摇头,手机不会给其他人。
突然想到照片对阎立本的影响。
阎立本最出名的就是肖像画。
“世伯,照片是小道而已,无法撼动你的地位.”
萧然深知肖像画的真谛从来不止于“像”。
阎立本画《步辇图》时,为了表现李世民的帝王气度,特意将李世民的眉宇画得开阔三分,眼神里既有威仪又含慈和。画禄东赞时,刻意收紧了他的颧骨线条,让那双眼睛在谦卑中透着机敏。
这些细微的艺术加工,让历史瞬间升华为政治象征,这是照片那种全然写实的记录做不到的。
萧然继续说道:“这照片,如铜镜取影,不差毫厘,但画师运笔,能在眉眼间添三分风骨,在姿态里藏七分深意。”
“高下立判,照片落了下乘。”
唐代肖像画从来承载着远超记录的功能。
阎立本绘制《秦府十八学士图》,是为李世民招揽贤才张目。
《凌烟阁功臣像》更是以画笔立传,让功臣名垂青史。
这些画作悬挂于殿堂,既是对臣子的嘉奖,也是对后世的教化。
照片即便再清晰,也只是私藏的影像,无法承担这种“以图载道”的政治使命。
阎立本闻言先是朗声一笑,眼神里满是赞同与释然,“小郎君自谦了,照片的真实,是笔墨和画技难以复刻的.”
照相算是萧然一个人专属,不可能惠及太多人。
“世伯,之前在西域游荡,机缘巧合看到一种很特别的画法,不知道世伯听说过没有。”
“小郎君说说看?”阎立本也好奇。
“素描!”
听到这个词,阎立本李丽质豫章公主几人都是一脸疑问。
没听说过。
“素描?未曾听说啊!”阎立本表示。
“不是用毛笔,也不用墨水,这种画特点就是写实,相比起大唐的画,少了点意境”
萧然简单说了一下。
阎立本一下子被吸引了,这种不一样的画法,可得研究一下。
取长补短。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只是单纯的好奇,阎立本眼中满是求知欲。
“等有空还请小郎君详谈.”阎立本没想到,刚过来就有这种惊喜。
素描的写实特点正好和他擅长的肖像画相关,而且照片的“真”是笔墨难及的,素描作为另一种写实手法,对阎立本有巨大的吸引力。唐代绘画虽然注重神韵,但写实基础也很重要,尤其是阎立本的很多作品,都需要准确的人物造型。
素描的核心是光影、结构、比例,这些正好能弥补传统绘画在写实细节上的不足,学习借鉴一下,能让他的肖像画更精准,同时不丢传统的神韵。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没有说话,怕打扰萧然。
两个人对视一眼,没想到萧然还懂这个。
之前完全没有听说过。
阎立本看萧然的眼神越来越炙热。
现在的阎立本有点后悔,应该早点来的。
早点来,或许早就知道萧然所说的素描了。
很快几人到了学堂。
大老远就听到朗读声了,上课的是虞世南。
能让虞世南来上课,可不容易,更难得的是虞世南主动来。
其他人就是看着,没有打扰虞世南上课。
去了旁边的屋子里面,孔颖达,褚亮,王绩几人都在。
阎立本也是名声在外,其他几个大儒自然不陌生。
“孔老,褚老.”阎立本笑着打招呼。
村里人可能不懂,但是阎立本知道这几个人的含金量和地位。
“阎公!”孔颖达几人也起身打招呼。
萧然只能感叹,大唐上流社会,都是熟人。
基本上都认识。
下课之后,虞世南出了学堂,一群小孩子紧随其后。
萧然李丽质带着阎瑶去找到小公主几人。
“兕子,以后瑶娘也在这里上课,你们带带.”萧然和小公主说了一下。
“嗯呐嗯呐~”小公主主动拉着阎瑶小手,都是差不多的年纪,很容易融入。
小公主主动给阎瑶介绍一下其他小孩子。开始话不多,熟悉起来就健谈了。
阎瑶也不社恐。
课程这些安排,是王绩负责。
王绩资历虽然不如虞世南孔颖达,奈何他最早,算是栲栳村的第一个教书先生。
比较特殊。
虽然村子费用是村里备用金,但是都默认,萧然是校长的。
这是萧然提出,不是萧然说这件事,栲栳村其他人暂时不会考虑这些。
至少目前短时间是不会有学堂的。
阎立本看到阎瑶和小公主几人,也就放心了。
跟着去看看煤矿,看看李泰王慎那边的印刷工坊,也去了烧琉璃的地方。
李丽质帮忙卖琉璃,栲栳村的琉璃质量好,长安城奢侈品圈子也传开了。
栲栳村现在还能安安静静的发展,李世民一家功不可没。
萧然和栲栳村的人,守不住这些财富。
煤矿技术,印刷术,炒茶技术,还有琉璃技术,随便拿出一个人,都能让世家眼红。
现在栲栳一片祥和,岁月静好,不是其他人善,是李世民庇护。
要不然早被人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萧然做这些事情,对大唐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李世民也乐意庇护,给李世民很多惊喜了。
看到阎立本走远,程处默开玩笑说道:“可惜了,我阿爷那两下子也不能当先生”
“问问兄长,看看能不能教骑射这些,如果可以世伯也是能来的。”秦怀道打趣起来。
“骑射估计是不太行,小郎君初衷是识字,骑射偏离初衷了”李恪之前也没想到,栲栳村会来这么多人。
张大郎看了看学堂,知道这些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