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箬晴 作品

第90章 朱棣:小心脏都快受不了了(第2页)

皇权,可不是谁都能沾染的,这个时候,就算是老二朱高煦,敢弄这么一出,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将之杀了,或者是首接囚禁至死!

历史上的皇帝,做这样事儿的太多了。

汉武帝的唳太子,唐太宗的太子承乾。

这两个人有错吗?汉武帝的那位唳太子,就因为巫蛊之祸,首接被灭了一族。

就跑出去个刘病己,李承乾的结果,就更惨了,贬为庶人,然后,首接病死,一家子,后来到底是什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这都是亲生的儿子。

所以说,皇权面前,儿子,还真无所谓。

大不了再生一个。

“臣不敢说谎,那位林大人,跟臣说过,这种鱼,叫什么寻回鱼,每年都要通过大海,进入河中产卵!

所以,方有数以千万的的鱼群,成群结队!”

郑和赶忙开口说道。

“嗯,你的意思是,那小子有解释,这种情况?”

听到这话,朱棣倒是松了口气。

若是这小子,能够说出来个一二三来,那么,他也愿意听听,这小子给自己的解释。

“是,陛下,林大人解释过,这种现象,他的意思是,鱼群的这种行动,就如同是大雁冬天的时候,进入南方避寒,夏天的时候,再从南方飞回北方一般!”

郑和小心的解释着。

这种事儿,别人说什么都无所谓,这位陛下才是那位敲锤的人。

“嗯,你且起来吧,这个事儿,等到那小子回来再说,对了,那鱼肉的味道怎么样?”

朱棣忽然想到,鱼肉,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鱼肉。

就像是大黄鱼,大黄鱼以前,因为它们的颜色,是金黄色,一度被当成是皇室专用的贡品。

毕竟中原的古代,金黄色,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拥有的。

民国时期,政府造黄金,就被称之为大黄鱼和小黄鱼。

只不过,产量不会太高,这也是为何到了新中原时期,海洋开发,过度捕捞,还能够坚持那么多年的原因。

“陛下,这鱼肉质鲜美,口感非常好,林佑大人,还特意命臣,给陛下带来一些鲜嫩的鱼肉!”

郑和赶忙说道。

“什么?你们在海上漂泊了这么久,是怎么做到保鲜的?”

听到了郑和的话,朱棣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个家伙,不会是跟他开玩笑吧?

这鱼肉,能放的住?

古代可没有冷鲜柜,海鲜想要保存,那也是非常艰难的,就像是大黄鱼,被捞上来之后,用密封的厚毡,将海鲜放在马上,通过骑手,日行120-500公里的方式,送到宫中。

至于用冰,古代并没有发展出来做冰技术,窖藏的那么点儿冰,都不够皇室自己用的,自然也就不会用到其他地方了。

后世,很多人都口嗨,说中原没有奢侈品。

事实上,中原的奢侈品,玩儿的时候,西方世界的那群傻吊,还在玩儿泥巴呢。

打开中原史书,中原奢侈品,可以用语言文字形容的,太多了。

只不过,后世寻常人,根本就玩不起罢了。

“陛下,这是臣,准备给您说的第二个消息!”

郑和从兜里,拿出来一个小瓶子,看到了这个东西的时候,朱棣也是一愣。

“这是什么东西?”

“回陛下,这是硝石!“

朱棣:硝石?若是咱记得不错的话,这东西应该有毒吧?

郑和:回陛下,是有毒,不过,臣有办法!

说完,他拍了拍手,就见到两个士兵,将两个铁盆,带了进来,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将两个盆里,装上了水,把小盆子,放在了大盆子上面。

然后,将硝石扔进了大盆子里,很快,就看到水中,开始快速的冷冻。

朱棣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