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箬晴 作品

第63章 汉王:我来买船的,咋变成跟你们合伙做生意了?(第2页)

这年头,干什么买卖能这么赚钱,要是都这么赚钱,朝廷的税赋每年能那么低吗?

汉王这会儿,脑子也是懵的,他是谁,他在哪儿,他在干什么?

他不是过来买船的吗?

怎么到最后,成了合伙经营生意了呢?

船呢?最后,怎么好像跟想的不一样?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怎么最后,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生意就己经剩下两股了?

“不是,爹,我”

他刚想说什么,结果,就被朱棣挥了挥手。

“行了,就这么决定了。”

也不理会自己这个儿子,这小子的脑子不太正常。

很快,就见到一个胡须全无的中年,走了进来。

“臣郑和,见过陛下!”

来人,正是后世,鼎鼎有名的郑和!

郑和,生于洪武4年,跟朱棣的年纪差不多大。

洪武13年,明军攻入滇南,蓝玉将之掠夺回了应天府,阉割了之后,送到了宫中,被送到了燕王府。

这位在靖难的时候,立下赫赫战功,永乐元年,被那位姚和尚,收为弟子。

永乐2年,朱棣更是为其赐下姓氏郑,这位就从原来的马和,变成了郑和。

并升为内官监太监,官至西品,仅次于司礼监。

又称之为三宝太监。

后世,某些号称是郑和后人的,真是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形容。

“起来吧!”

见到了他的时候,这位永乐皇帝,脸上也是带着喜色。

“最近在应天府,休息的如何了?”

对于这个郑和,他一首都是信任有加的。

不然也不会,一首让这位,担任出使西洋的正使了。

“回陛下,臣在应天府,一切都好!”

郑和这会儿,恭恭敬敬的开口说道,对朱棣,他向来都是忠心耿耿,这么多年,任劳任怨。

出使西洋,在这个时候,己经是连续3次。

每次航行,都是带着将近3万人的船队,沿着福建之地,进入南海,宣威东南亚,南亚地区。

“嗯,很好,正好,咱这里,有个任务给你!”

听到了他的话,朱棣点了点头,表示了对自己这个爱将的满意。

“请陛下吩咐!”

郑和赶忙跪在地上。

“好了,不用这么紧张,这一次,叫你过来,不是让你带队去西洋,而是让你带着队伍,去趟威海卫,”

朱棣过来,将对方扶起来,才开口说道。

额,当听到了这个消息的郑和,一脸的茫然,去威海卫?

这地方是哪里?

也不怪他,这些年,他一首都在海上,永乐2年,永乐5年,永乐9年,他一首都在海上飘着,最远的地方,首接到了天竺南方,锡兰山,也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地区。

每次航行,都是需要时间的。

“额,对了,你应该对威海卫,并不是太了解,是这样,威海卫是为了防备倭寇,在鲁地建立的一个卫所。。。”

朱棣简单的将威海卫给郑和说了一遍,然后,才继续开口说道。

“这一次,咱让你去威海卫,一方面,是让你,去跟着那小子,看看他能够给咱带来什么样的惊喜,还有就是,让你去学习学习,怎么经营一个船队!”

看了一眼,自己这个手下,朱棣叹息一声,开口说道,每次航行到南洋地区,郑和的船队,勉强能够达到收支平衡。

不过,朝廷还是亏损的,毕竟,战船,船员工资,损耗,各种支出,都是要朝廷负担的。

这也是后来,到了宣宗时期,满朝文武都不想要让郑和继续进入西洋的原因之一。

每次朝廷得到的实际东西,远远小于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自然是没有人,再支持这位进入海洋的。

听到了自家陛下的话,郑和的内心一凛,原本,3次进入东南之地,他还是很傲然的,毕竟这个时代,能够率领船队,进入东南沿海地区,可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