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嫌你们碍眼(第2页)

但是今日,她却毫不客气的,让梁帝带着魏皇后和轩辕晟滚出长寿宫,便也就意味着,她在直白的告诉梁帝。

他可以无条件的去偏宠他的妻儿。

但是,在她这里,却是有底线的。

而战王妃,从此以后,有她护着。

想到这些,梁帝的脸色,变幻莫测。

到底只是应了一声,“儿子遵旨!”

起身,从长寿宫跪安了。

在梁

帝和魏皇后离开之后,偌大的长寿宫大殿之中,只剩下魏太后和桂嬷嬷两人。

稳坐主位的魏太后,面色清冷,神情落寞,许久不言不语,也不曾动过。

于她身侧,垂首而立的桂嬷嬷,只是静静守着,也不曾出声言语。

如此,过了许久。

直到小生子再次脚步匆匆地进入大殿。

方才打破了殿内的寂静:“启禀太后娘娘,承恩侯奉您懿旨前来觐见。”

小生子口中的承恩侯魏修远,乃是魏太后同族兄弟。

承恩侯魏家满门忠烈。

当初梁帝年幼登基,帝位不稳,魏太后的父兄和侄儿,全都为巩固梁帝帝位,保大梁江山而战死沙场。

但魏太后身为大梁太后,梁帝又尚且年幼,不能没有母族,因此便由她做主,选了与她同族的魏修远承继了这承恩侯的爵位。

轩辕聿的母亲魏皇后,就是承恩侯魏修远的嫡女。

这也是当初,承恩侯府之人,会出现在石林小巷的原因。

那些人,是奉了魏皇后之命。

正因为承恩侯府之人,奉魏皇后之命,出现在了石林小巷,今日才有了魏太后传召承恩侯魏修远长寿宫觐见。

不过眼下,魏太后并不急着见魏修远。

她冷眼扫过不声不响打扫着大殿的几个宫人,淡淡地对小生子吩咐了一声,“先让承恩侯在外面候着。”

而后,便转身向后,朝着大殿后方,缓缓出声:“宋家丫头,你出来。”

随着她一语落地。

彩嬷嬷很快就搀扶着早已转醒的宋昭昭,重新出现在大殿之中。

始终跟在宋昭昭身侧的轩辕聿,自也如影随形。

方才,在大殿后方。

轩辕聿听到魏太后怒骂梁帝和魏皇后,心中震惊之余,可谓五味杂陈。

眼下再见魏太后,他看向魏太后的双眸之中,思潮涌动,亦十分复杂。

他身边宋昭昭被抬出大殿后,就已经转醒。

如今,她才刚喝了药,脸色比之前稍好。

重回大殿之后,她始终低垂着眉眼,作势就又要朝着魏太后下跪。

“不必跪了!”

魏太后看着脸色惨白的宋昭昭,低低轻叹一声。

方才的一场盛怒,似是已经耗尽了她的全部心力,此刻她虚指了指下首的座位,神情十分疲惫,言语之间,再不见一丝怒火,反倒多了几分温和之意:“你身子虚,坐下说话吧!”

“谢太后娘娘!”

宋昭昭屈膝,谢恩。

待她由彩嬷嬷搀扶着落了座,魏太后并不急着说话,而是接过桂嬷嬷递来的参茶,浅啜了一口,方才再次幽幽开口:“其实方才,你就是不曾昏死过去,哀家也不会罚你。”

“孙媳知道。”

宋昭昭淡淡勾唇,唇畔的笑意,微微透着苦涩之意:“不过孙媳方才,是真的体力不支昏死了过去,并非假装。”

魏太后点了点头,难得有些好奇地问着她:“你如何知道,哀家不会罚你?就因为阿彩?”

闻言,宋昭昭淡淡垂眸。

不过很快,她就再次抬眸,看向在她对面落座,只要她一抬头就能看到的轩辕聿。

眼看着轩辕聿也抬眸,与她四目相对。

“不是因为彩嬷嬷。”

她迎着轩辕聿幽深的视线,轻摇了摇头。

然后垂首敛眸,不再看轩辕聿,而是将唇角勾起的弧度,渐渐敛去,直到拉平成一条直线,才又接着说道:“孙媳之所以知道,太后娘娘不会罚孙媳,是因为孙媳知道,太后娘娘对孙媳的夫君,并非全然无情。”

言语至此,她涩然轻叹了一声,“若说这世上,还有谁会记挂着他,此人只怕唯太后娘娘一人了。如若不然,他活不到现在,您也不会把彩嬷嬷给了孙媳。”

魏太后看不到轩辕聿,自然也不知,轩辕聿在听到宋昭昭的话时,猛地抬头看向了魏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