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坦白(第2页)

“我观察林浩,他喝了水之后,好像有点没精神,说是可能晚上没睡好,有点拉肚子。我以为起效了,但又怕剂量不够。”

张远的语气里甚至带着一丝当时“实验”般的考量,“后来又陆续打了几次,每次量都不大。我想让他的肝损伤慢慢累积,看起来更像一场意外的急性衰竭。”

“9月10号晚上,我看他又去接水,想着明天又是新水桶了,机会少了,就……就又抽了大概2ml打进去。没想到,他喝完没多久,反应会那么剧烈……直接倒下了。”

“我当时就慌了。跟着去医院,看他情况那么危重,我害怕极了。回来的路上,我就想把东西都处理掉。注射器和那个小玻璃瓶,我洗干净后,藏在衣柜一堆旧衣服下面。”

“那个保温杯,我不敢放在自己身边,就塞进了阳台那个装旧衣服的纸箱里,用一件旧夹克裹着,觉得那里最不起眼,没人会去翻……”

张远说完,双手捂住脸,肩膀开始剧烈地抖动,压抑的哭声从指缝里漏出来。

“我后悔了……我真的后悔了……我不该……我不该因为那点嫉妒,就鬼迷心窍……做出这种蠢事……我害了林浩,他可能快死了……我也完了……”

审讯室里只剩下他断断续续的哭泣声。

王劲松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等他的情绪稍微平复一些,才将刚才记录的供词递到他面前。

“看一下,确认无误的话,签字,按手印。”

张远颤抖着手,拿起笔,在笔录末页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又蘸了印泥,按上鲜红的手印。每一个动作都沉重无比。

王劲松收起笔录,示意一旁的民警将张远带下去。

他走出审讯室,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窗外,天已经蒙蒙亮。他拿出手机,拨通了陈默的电话。

“陈教授,撂了。全撂了。”王劲松的声音带着彻夜未眠的疲惫,也带着案件告破的些许松弛,“动机就是那个出国名额,嫉妒,觉得林浩抢了他的机会,还在背后说他坏话。”

“9月8号实验时私藏了毒物,9号买的工具,从换新水桶后开始,多次往饮水机里投毒。过程、细节,都和咱们查到的物证对得上。”

电话那头,陈默沉默了片刻。清晨的微光透过窗户,落在他同样一夜未眠的脸上。

“虽然案子破了,但林浩还在重症监护室,能不能活下来,能恢复到什么程度,都是未知数。”

陈默的声音低沉,没有丝毫破案后的轻松,“而且,这个案子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高校不是象牙塔,学术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里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被极端情绪裹挟,很可能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高智商犯罪,危害往往更大。”

王劲松在电话这头重重地点了点头:“是啊……谁能想到,一个研究生,前途本来一片光明,竟然会为这点事就走上了投毒杀人的路。教训太深刻了。”

挂了电话,王劲松看着窗外渐渐苏醒的城市。案件破了,凶手认罪了,但他的心情却依然沉重。

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死亡线上挣扎,另一个年轻人的未来也将彻底葬送。这场发生在2006年秋天的校园投毒案,以其冷冰冰的现实,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