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啥掰我一块 作品

第46章 新的思路(第2页)

下午两点,陈默再次来到302宿舍。赵磊和王鹏都在,对于陈默的再次到访有些疑惑,但听说还是了解实验室安全规范之类的事情,也就配合了。

陈默没有直奔张远的书桌和衣柜,而是在宿舍的公共区域慢慢踱步,目光扫过阳台、卫生间、洗手池下方。他像是随意地查看宿舍布局,偶尔问一句“平时打扫卫生怎么分工”、“废旧物品一般怎么处理”。

阳台不大,堆着几个装杂物的纸箱。陈默指着那几个纸箱问:“这里面是?”

“哦,都是些不用的旧书、旧衣服,还有以前活动发的材料什么的,攒多了才卖一次废品。”赵磊回答道。

陈默走过去,看似随意地翻看了一下上面的箱子。都是些普通的废旧物品。当他挪开最上面一个装旧书的箱子,看向下面一个略显破旧的纸箱时,发现里面塞着几件旧的秋冬衣物。

他伸手进去,像是检查衣物材质,实则仔细摸索。手指在一件旧的深色夹克内袋里,碰到了一个硬质的、圆柱形的物体。

陈默动作顿了一下,然后神色自然地掏出手机,假装看了下时间,对赵磊和王鹏说:“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

他拿着手机走到阳台另一边,低声快速拨通了王劲松的电话:“王队,马上带人和搜查令来302宿舍阳台。目标是一个旧纸箱里的旧夹克内袋,里面有个圆柱形硬物,疑似保温杯。”

不到十分钟,王劲松带着两名技术民警赶到。出示搜查令后,技术民警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从那件旧夹克内袋里,取出了一个蓝色的、略显陈旧的旋盖式保温杯。

“是这个吗?”王劲松看向陈默。

陈默点头:“很可能。需要仔细检查杯盖旋紧后的密封性,以及内部残留物。”

技术民警将保温杯放入专用的物证袋中封存。同时,对其他几个纸箱也进行了快速检查,没有发现注射器和小玻璃瓶。

“注射器和玻璃瓶可能还在他身边,或者被处理掉了。”陈默分析,“但这个保温杯,他显然认为藏在这里很安全。”

物证被立刻送回市局技术科。王劲松下令,对张远在实验室的个人储物柜进行第二次突击检查,重点寻找注射器和小型玻璃容器。

技术科对保温杯的检验连夜进行。杯盖旋紧后确实有不错的密封性。技术人员小心地打开杯盖,发现杯底还残留着大约两三毫升的无色透明液体,气味微弱但特殊。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残留液体进行分析。同时,对保温杯内壁进行仔细勘查,试图提取可能存在的指纹。

另一边,对张远实验室储物柜的搜查有了结果。在一个不起眼的、装满废旧实验笔记和草稿纸的纸盒最底层,技术民警找到了一个用软布包裹着的小包。

打开后,里面正是一个崭新的10毫升玻璃注射器,以及三个5毫升的棕色螺口玻璃瓶。

注射器和玻璃瓶都被仔细清洗过,但技术民警还是在注射器的针头接口内侧和其中一个玻璃瓶的螺纹口处,刮取到了极其微量的残留物。

9月18日凌晨,检测结果陆续出炉。

保温杯内的残留液体中,检出高浓度的n-二甲基亚硝胺成分。

保温杯内壁提取到数枚残缺指纹,经比对,与张远的右手食指、中指指纹特征吻合。

注射器针头接口内侧的微量残留物中,检出n-二甲基亚硝胺。

棕色玻璃瓶螺纹口的微量残留物中,同样检出n-二甲基亚硝胺成分。

所有的物证,此刻形成了一条清晰而完整的链条。

王劲松看着技术报告,用力一拍桌子:“够了!这下看他怎么狡辩!”

他立刻安排民警,再次将张远传唤至市公 安局。这次,不是在询问室,而是在正式的审讯室。

审讯室内,灯光惨白。张远坐在椅子上,脸色比上次更加苍白,但依旧强作镇定。

王劲松没有急着开口,而是将一份份物证照片和技术报告复印件,慢慢地、一张一张地摊在张远面前的桌面上。

化工店的刷卡记录和店主证言照片。

二手卖家的通话记录和证言记录。

从旧纸箱夹克内袋里起获的蓝色旧保温杯照片。

保温杯内残留液体的毒物检测报告。

保温杯内壁张远的指纹比对报告。

从实验室储物柜搜出

的注射器、玻璃瓶照片。

注射器、玻璃瓶上的毒物残留检测报告。

王劲松盯着张远,声音低沉而有力:“张远,9月8号你根本没做完那个实验,你私藏了至少两三毫升的n-二甲基亚硝胺原液。9月9号,你去化工店买了注射器和玻璃瓶,又买了个旧保温杯,用来分装和储存毒物。”

“从9月5号换上新水桶开始,你就利用晚上独自在宿舍的机会,用注射器多次向饮水机内部投毒。”

“你计算着剂量,想让林浩慢性中毒,最终肝衰竭死亡,看起来像一场意外。只是你没算准他最终的爆发时间,或者他那天运动后大量饮水加速了过程。”

“你因为出国交流名额的事,对林浩怀恨在心。你觉得他抢了你的机会,你要报复。是不是?”

张远低着头,目光死死地盯着桌面上那些冰冷的照片和报告纸,双手放在膝盖上,手指紧紧地绞在一起,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的额头和鼻尖不断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变得粗 重而急促。

审讯室里一片死寂,只能听到他越来越无法控制的喘息声。

王劲松不再催促,只是冷冷地看着他。

漫长的几分钟过去,张远终于抬起头,眼神涣散,失去了以往所有的冷静和锐气,声音干涩嘶哑,几乎难以辨认:

“……是我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