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啥掰我一块 作品

第8章 河道尸块

周一上午,本该是《重大刑事案件解析》第二堂课的时间。山泰警察职业学院刑事侦查系的阶梯教室里,气氛与上周截然不同。

不到八点,教室里已坐了七八成的学生。

空气里少了隔夜的沉闷,多了几分压抑不住的期待和窃窃私语。

不少人早早翻开了笔记本,笔尖悬在空白页上,目光不时瞟向门口。

上周那堂关于“分尸案”的课,像一块巨石投入他们原本平静甚至有些懈怠的心湖。

陈默那平静下蕴藏的锋芒,对“死者身份”这一根本前提的致命一击,以及那句“这身制服最重的分量”,像烙印一样刻在了这些年轻警校生的脑海里。

前排那个壮实的男生——刘猛,腰板挺得笔直,桌面上摊开的正是上周的笔记,在“死者身份”旁边,他特意用红笔画了个巨大的、醒目的问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七点五十,七点五十五……讲台前依旧空无一人。

学生们开始有些坐不住了。后排有人小声嘀咕:“陈老师不会迟到吧?”

“怎么可能,上一节课他可是提前了二十分钟才来呢。”

刘猛也皱起了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八点整,上课铃声尖锐地响起,划破了教室里的嗡嗡声。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空荡荡的。

又过了五分钟,十分钟……期待渐渐被疑惑和一丝失望取代。

教室里重新弥漫起一种焦躁不安的气息。

就在这时,教室门被推开了。进来的却不是陈默,而是系主任姜宁。

他步履匆匆,眉头微锁,走上讲台。

“同学们,都安静一下。”姜宁拍了拍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几十双眼睛紧紧盯着他。

“陈老师,”姜宁顿了顿,“今天上午临时接到了仙台市公安局的紧急协助请求,有一个重要的案子需要他过去一趟。”

“所以,今天上午的课无法正常进行。”

“啊?”“怎么会这样?”下面立刻响起一片失望的低呼。

姜宁抬手压了压,示意安静:“这堂课调整到本周五晚上七点,地点不变。”

“陈老师那边处理完事情,会尽快赶回来。现在,大家先回去休息或者自习吧。”

学生们面面相觑,虽然失望,但也只能收拾书本,小声议论着离开。

仙台市城东,一条相对偏僻的河道旁。

初冬的寒风带着湿冷的河腥气,卷过枯黄的芦苇丛。

河岸泥泞不堪,几辆闪着警灯的警车和一辆白色的现场勘查车停在警戒带外围,红蓝光芒在灰蒙蒙的天气下显得格外刺眼。

黄色的警戒带将河道边一片灌木丛生的区域严密地封锁起来,几名穿着藏青色制服的警察和穿着白色防护服的现勘人员正在里面忙碌。空气中,除了河水特有的土腥味,还隐隐飘散着一股令人作呕的、难以言喻的腐臭气息。

陈默乘坐的警车在警戒线外停下。他推门下车,一股寒风立刻灌入脖颈。

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那件半旧的黑色夹克——这是他当刑警时穿惯了的衣服,从一线转岗到警校,许多习惯似乎还刻在骨子里。

刚走到警戒线入口,一个身材敦实、国字脸、眉头紧锁的中年警官便快步迎了上来。他穿着警用棉大衣,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和案情带来的凝重。

看到陈默,他习惯性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红塔山”,抽出一根递过来,动作熟稔。

“陈队……”话刚出口,他似乎意识到什么,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随即改口,“哦不,现在得叫你陈老师啦,出了个碎尸案,麻烦您过来一趟。”

“老赵,你这么说太客气了”陈默接过烟,但没有点燃,只是夹在指间。

他抬眼望向警戒带内忙碌的现场,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专注。“情况怎么样?”

赵建伟自己也没点烟,把烟盒揣回兜里,神色凝重地引着陈默往里走,一边低声介绍案情:

“今天早晨七点左右,负责这片区域的环卫工人老李,像往常一样清理河道边的垃圾。”

“当他用大扫帚扫到河边那处茂密的灌木丛时,”赵建伟指了指前方一片被踩踏过的枯黄灌木丛,“感觉扫帚碰到了一个异常坚硬、有弹性的东西,和普通垃圾袋的手感完全不同。”

“他当时觉得奇怪,就拨开枝叶往里看。”

赵建伟的声音低沉下去:“一个散发着浓烈腐臭气味的黑色大号加厚塑料袋映入眼帘,袋子上……还有已经发黑干涸的斑斑血迹。”

陈默的脚步停在警戒线边缘,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赵建伟所指的区域。

那里,现勘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拍照、测量。

“老李当时吓得魂飞魄散。”

“但他还是强忍着恐惧,颤抖着把袋子口扯开了一点……里面赫然是几块人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