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足迹检验(第2页)
省厅刑技处痕迹检验室的灯光亮了一夜。
厚重的窗帘隔绝了晨曦,只有工作台上几盏强光灯惨白的光束,聚焦在操作台中央。
头发花白的刘东戴着专用放大镜,镜片后的双眼锐利如鹰。
他一手拿着现场提取的足迹石膏模型——边缘已有些磨损,细节模糊不清;另一手是刚刚送来的李银柱的右脚印模。年轻徒弟屏息凝神,负责记录。
刘东的手指极其缓慢地在模型起伏的细微纹路上移动、感受、比对。
他时而将两个模型并排,用卡尺精确测量长度、宽度、压力点间距;时而用特制的探针,探查磨损形态和特定位置的特征点——大拇趾球部的特殊压痕、前掌外侧的磨损斜面、足弓处的细微裂痕特征……
汗水顺着刘东的额角滑下,徒弟立刻递上毛巾。老专家摆摆手,全部的注意力都凝聚在眼前方寸之间。时间在高度专注的静默中流淌。十六个小时,不眠不休。
当省厅的传真机在安永县局刑侦大队办公室发出滋啦的启动声时,所有熬红了眼的人瞬间围拢过来。纸张缓慢吐出,带着长途电波特有的微热。
传真抬头是醒目的“山泰省公安厅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书”。。”
“两者在足长、足宽、足弓形态、拇趾球部压痕特征、前掌外侧磨损形态及特定压力点分布等十七处细节特征上呈现高度符合,差异点系模型保存磨损及现场提取条件限制所致,不影响同一认定结论。”
“认定:现场1号足迹系李银柱所留。”
办公室死寂了一瞬。
“李银柱!”许国强的破锣嗓子第一个吼出来,攥着传真纸的手因激动而剧烈颤抖,连日积压的疲惫被巨大的狂喜冲得粉碎,“就是他!狗日的,跑不了!”
陈默接过传真纸,目光锐利地扫过那每一个专业而冰冷的术语,最终定格在“高度符合”和“同一认定”上。
他脸上没有太多波澜,只是眼底深处那沉积了五年的坚冰
,此刻终于被这纸报告凿开了一道裂口。
他抬起头,声音沉稳如铁,瞬间压下办公室的沸腾:“立刻提审李银柱!重点突破他与戴大鹏的关系,炸弹来源,作案过程!许队,抓捕戴大鹏的手续同步申请,省厅的鉴定书就是最硬的敲门砖!行动!”
窗外,安永县深冬的黎明,正挣扎着刺破厚重的云层。而积压了五年的血腥硝烟味,终于顺着这道裂开的冰缝,汹涌地弥漫开来,直指那隐匿在黑暗深处的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