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三章 盯梢(第2页)
党务处的很大一批人都是新调入,都不是精锐,但是他们虽然不懂什么审讯或者如何专业的盯梢与抓捕,但是他们也都是基本的行动要领都是精通的,都是只要经过简短培训就能迅速成为合格特工。不少警局侦缉队成员如今也都是跟着郭浩进入党务处,个个都是觉得是鸡犬升天,工资翻了几倍,特权在手,每个都是开心的很。
一位身穿长褂礼帽西裤皮鞋的中年男子走出饿了茶楼,这里是高级的茶楼,一杯茶就需要五六块大洋,如此的高消费自然成为沪海市区有名的消费场所,当然这里的幕后老板是
顾珍珍,沪海不少高消费场所的幕后老板都是顾珍珍与沈清伊这两位富婆。他们赚有钱人的地方非常多,也是非常能抓住这些人的心理,谈生意不就是需要一个隐秘高级的场所吗?咖啡厅、茶楼、饭店、服装店、首饰店、雪茄烟店、舞厅、鞋店,这都是基本涵盖了高消费的项目。
现在沪海都知道,顾珍珍与沈清伊大笔的投资,尤其是在华国地盘上,租界投资也有,但都是之前的,现在投资都是百分百在华界。成了连锁店,都是统一店名,尘伊珍,经营范围的不同,后面会加个缀词,比如,尘伊珍-鞋。
这名男子走出茶楼就是装若无事的四周看了看,然后打了一个黄包车就走。似乎没有人跟踪,但是实际上这一路上有些行人,有些店门口站着交谈的顾客,这些都是党务处或者侦缉队的队员。他们早就布控非常成熟,老队员带新队员,都是非常熟练的行动着。
这名男子的隔壁以及周边的不少民居都已经是被党务处控制,党务处更加有经验,他们都是非常老练的给这些民居的市民金钱,还有忽悠般的说词,只要配合那么事成之后就给一百大洋。这就是金钱的魅力,这些民众个个都不怕了,这也是爱国行为,还能赚钱,这种好事去哪里找?害怕?不存在的。
这名男子的一些生意朋友同样被监控,甚至都被买通,不是被商贸关系或者税收关系,都是被拿捏的死死的,都是不得不配合,有些人甚至主动配合,他们都是想着如何和倪晓晨搭上关系。郭浩也好,倪三也好,把倪晓晨的名头已经卖了不少,顾珍珍与沈清伊也是自己一些需要开拓产业进行布局。这些所谓的生意朋友个个都是屁颠颠把这名男子给出卖的底朝天,甚至还都绞尽脑汁想想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出卖。害怕?被东洋人出卖?不如此,自己就得完蛋,还不如现在趁机站队,反正能晚死还是晚死点好。这何尝不是任性呢。
这名男子与茶楼见面的另外一名男子也遭到了监控,这次监控室一路跟随一路部署,这名男子的生平情报也开始快速布置,为了达到目标人物情报采集,市局也是参与进来,至少市局侦缉队贡献了不少,这些市局侦缉队也是配合倪晓晨发了不小的财,带路党最厉害的就是警察局。警察个个都是地头蛇,谁不知道附近熟悉的人和物呢?
小曼的上线那名男子是土生土长的华国人,也是一名为数不多的在沪海发展的前朝族人,曾经的努力,都成为过去式,如今他只是一名为东洋效力的间谍。不存在什么民族大义,他只是知道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是东洋人救了自己,知恩图报没错!
他叫金成,很俗气的名字,没有办法,这是自己父亲取的名字,古今的父母都死了,都在那场变故里死了,被自己生意场上所谓的好兄弟给做局坑了,他们倒是死的干脆,苦了自己,还要给他们敛尸,下葬,家业赔了也不够,那时候什么朋友,什么亲戚,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就是为了所谓的实业救国!
与金成碰头的男子是隶属东洋经济省的情报员,是专门负责进行战略物资贸易的情报员,这些人危害甚至超过了军事情报员,他们都是走私文物,走私管控物资,走私战略物资,他们个个都是挥舞着金钱开路,他们都是非常熟练做着擦边的事情,也让不少华国的这些人自认为不是汉奸,这只是正常的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