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糟心(第2页)
“朝廷查赣州,我无话可说。但那些银子又不是都进了我的腰包。”
裴彻一眼不错的盯着他,在他脸上看到了讽刺、不甘和释然。
“那你说说我该知道些什么?”
宋郅抬头打量了他一眼,摇摇头:“坐井观天的小吏。” 被这样评价的裴彻并没生气,宋郅这个贪官说的没错。
从出生起他就在上溪村,后来跟着师傅来了京城进了大理寺,再没离开过。
虽然在这里跟着师傅和少卿大人听过许多大案子,可那些毕竟都是听说,并没亲眼见过。
宋郅贪了朝廷赈灾的巨额银两,导致赣州百姓流离失所,可银两肯定不止他一个人贪了。
赣州的小官也抓了一串,都是从犯。
那些银子是救命钱,他们哪怕只贪了一两,也是贪,就得治罪。
裴彻不想跟他废话,少卿大人让他顺口问问,并没指望真能问出什么来。
反正查案也需要时间,而且正好赶上过年这个节骨眼儿,说不定关几天宋郅就愿意交代了。
只是在转身想走的时候忽然注意到身后的人一直在低声念叨着:“反正都得死,早死晚死都得死……京城又怎样,都得死……”
没来由的,裴彻忽然后背一凉。
赣州今夏发大水,淹死了无数庄稼和人命。
灾情上报并不算慢,朝廷的赈灾款项也第一时间拨了下去。
所有人都以为赣州的百姓拿了银子就能拿重建家园,可没想到几个月后忽然有人当街拦了京兆府尹的轿子喊冤。
皇上得知后震怒,把这案子移交大理寺彻查。
宋郅作为赣州最大的官,首当其冲被抓遣送到京城。
听他说的这些死字,裴彻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朝中有人要杀他,也不是皇上下旨要处决他,而是赣州出事了!
若非如此,宋郅决不会说出“京城又怎样,都得死”这样的话。
裴彻惊出一身冷汗,赶紧脚下生风去禀报少卿大人。
大理寺少卿听了他汇报的事后第一时间来了大牢见宋郅。
等到再次从大牢里出来,少卿表情沉得能凝出寒霜。
“简直荒唐!”
他手握成拳又渐渐放开,尽力压制着体内的怒火和担忧:“今夜是除夕,京中不宜传出风声。待会儿你去处理一下,务必要把这消息捂到初八之后。”
裴彻虽然不太理解,但仍第一时间低头应是。
算了,就算赣州那些人再能蹦跶,一群乌合之众几天功夫也蹦跶不到京城来。
少卿看着这位得力属下转身回了大牢,抬头望向已经黑沉的夜幕。
大雍国泰民安数十年,即便边关也不曾出现像样的战事,突然冒出这么个事儿实在让人诧异。
宋郅只是个贪官,眼里只有银子,没那么大的胆量参与这种事。
但朝廷拨下赈灾银子的时候随行的还有钦差大臣,早前已经收押在大牢里。
若是没有势力在暗处支持,无论是宋郅也好还是钦差也罢,他们都没那个胆子瓜分赈灾银子。
那么背后这股势力到底是谁?
是谁,要动摇大雍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