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法事
第七十六章 法事 早起吃炸酱面,中午吃豆角炖肉,晚上吃大馅饼,这伙食安排直接把家里人和帮工的人给吃爽了。
要是天天都能吃上这样的饭菜,他们宁愿多干几天农活儿。
只有万氏心疼粮食和肉,还有调料。
沈秋做饭样样都好,味道好卖相好,量也足足的,就是这油盐酱醋放的太多了。
不过看着自家男人跟儿子都吃得香,她也就勉强将这小小的不满压了下去。
看她脸上神色变来变去,沈秋猜也猜得到她在想什么,只在心里摇头。
家里每个月都有几两银子的进账,可她娘习惯了精打细算,恨不得只进不出。
调料在农家算是金贵物,只凭田里出息的人家自是不舍得用太多,可他们家早就应该可以正常使用了。
不过想到未来要经历的大乱,沈秋抿唇低头扒饭。
她娘这样也挺好,至少银子攥在手里,回头要走也方便些。
看来她也不能被短暂的安逸迷惑,还是得想办法多攒银子,以待将来。
上溪村忙忙碌碌,到处都是秋收的忙碌景象。
京城陆府内却弥漫着一股让人喘不上气的低迷氛围。
陆淮安颓丧的坐在书房,手边不是经史子集,而是酒壶酒杯,脑子里全是不会再有书院愿意接收他了。
徐氏之前说的想办法把他弄进国子监的事儿迟迟办不下来,祭酒夫人根本不接她的帖子,备好的礼都快落灰了愣是送不出去。
就在她想尽办法想要打听祭酒夫人行踪制造偶遇的时候,偏赶上又传出陆怀夏跟宁远伯世子在酒楼私会,一下子就被激得吐了口血。
徐氏躺在床上,推开贴身嬷嬷递过来的汤药,眼神茫然的看着帐顶。
“嬷嬷,你说咱们府上是不是揍了背字?为何件件事都这么不顺?”
“安儿只是在书院犯了个小错就被除名,断人手臂的宁王世子却可以整日吃喝玩乐。”
“怎么,我的安儿哪点比不上那个宁王世子?怎么就给他安了那么大的罪名?”
“还有夏夏,我只是没倒出空来给她挑亲事,她是何时跟那个宁远伯世子扯上关系的?”
“宁远伯府至今也没个章程,连个口信儿都没传过来,是看不上咱们府上如今失了势?”
嬷嬷很想说咱们府上也没什么势啊,老爷就是个五品官,京城中当官的多的是,五品更是一抓一把。
“最重要的是老爷,迟迟不能复职,时间久了只怕……”
剩余的话不好开口了,可徐氏心里就是止不住的慌乱。
嬷嬷看着自家夫人苍白憔悴的面容忍不住心疼:“夫人,现在最要紧的是您的身子。等您把身子养好了,再操持老爷、公子和姑娘的事儿吧。”
许是病中更让人脆弱,徐氏听嬷嬷这样关心,眼中泛起泪来:“嬷嬷,你说这桩桩件件哪样是能等的?”
而且这些事儿跟自家夫人没什么关系啊,都是公子和姑娘在外头惹事,还牵连了老爷和夫人。
想到这儿她都有些埋怨起两位公子和姑娘了,但这话她不能说,妄议主子的罪名她可背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