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山就那水 作品

第二百零四章 幽州刺史对三皇子的了解!

“刺史大人,下官亦是愿意留在幽州。”高士廉思考了好一会,然后站出来,拱手说道。他做了许久的心理斗争,可思来想去觉得留在幽州是他最好的选择。他和其他官员不同。他是被贬到幽州的,没有杨广的旨意,他是不能返回洛阳的。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只要他辞官了,他就可以返回洛阳了。但没有了官职,他怎么在洛阳生存啊?所以决定留在幽州,哪怕是投靠杨铭,和其他人不同。高士廉是很看好杨铭的。他在礼部的时候听说了很多关于杨铭的事情,知晓如今杨铭的名声都是世族,勋贵故意抹黑的。可世族,勋贵除了抹黑杨铭的名声之外,对杨铭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样让世族,勋贵束手无策的人,难道不值得投靠吗?而且杨广对杨铭的宠爱已经传遍天下了,未来太子之位说不定都是杨铭的。这要是杨铭真的成为了太子。那么他也可以风风光光的返回洛阳了。“刺史大人,下官也愿意留下幽州。”长孙无忌见高士廉要留在幽州,于是也站出来,拱手说道。原本他还准备想着如何说服高士廉留在幽州呢!结果没有想到高士廉竟然愿意留在幽州,他可是知晓高士廉很看重家人的。他是不会把家人留在幽州,经历战乱的。高士廉闻言,看了看长孙无忌,微微的点了点头,他对长孙无忌的选择是看好的。他知道长孙无忌的才能,如今杨铭正是用人的时候,这个时候长孙无忌投靠杨铭。那么绝对会被重用的。而随着高士廉,长孙无忌的话后,又有数名官员站出来表示要留在幽州。“刺史大人,下官亦是愿意留下幽州。”“刺史大人,下官也愿意留下幽州。”李敏闻言,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后又等待了一会,见没有人站出来了,于是开口说道。“好了,不愿意留在幽州的官员,现在就可以离开了,明日跟随本官一起返回洛阳。”刺史府一共有三十几名官员,可愿意留在幽州的却仅仅七八名而已。还不足十名。这是李敏没有想到的,不过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李敏也不会去阻止。只要明日杨铭抵达幽州城,他把幽州交接给杨铭,随后请示一下杨铭,他就可以带着这些官员返回洛阳了。可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如今幽州各个城池都有官员逃离幽州,幽州已经极度缺乏官员了。这个时候杨铭怎么可能让这些官员离开幽州呢!哪怕是幽州刺史李敏,说不定杨铭都会扣留下来的。当然这些事情,目前李敏等人还不知晓,毕竟官员逃离幽州也不敢上报刺史府啊!也只有幽州都督这种世家子才会大摇大摆的逃离幽州。“是!”那些不愿意留在幽州的官员闻言,同时站起身来拱手说道。随后他们缓缓的走出了堂厅。一下子,堂厅就空荡了不少。而等这些官员离开之后。李敏有对着留下来的官员,开口说道。“三殿下的大军明日就会抵达幽州城。”“同行的还有许国公宇文述,柱国大将军鱼俱罗,柱国大将军麦铁杖。”“以及左侯卫将军裴仁基,左屯卫将军宇文成都。”“如今幽州是三殿下的封地,三殿下有幽州官员的任免权。”“你们的前景如何只能看你们自己了,本刺史也只是把你们推选到三殿下面前。”说到这里。李敏故意停顿了一下,也犹豫了一下,随后又继续说道。“本刺史对三殿下一些事情还是知晓的,今日本刺史把这些事情告知尔等。”“尔等万不可传播出去。”高士廉,长孙无忌,雄阔海,李靖等人闻言尽皆都是一怔,随后就是内心感动。其实李敏完全不用这么做。他能帮高士廉,李靖等人推选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李敏还是这么做了。一方面是李敏的性格就是这样,另一面是李敏想要高士廉,李靖等人欠他人情。毕竟这些人的才能他都知晓,也知道这些人要是被杨铭看重,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此刻让这些人感激他,欠他人情。那么以后家族有什么事情,他,或者他家族子弟求到这些人面前。这些人也不会不帮忙的。说白了,李敏就是想投资高士廉,长孙无忌,雄阔海,李靖等人。杨铭的情况,哪怕他不现在告诉高士廉,李靖等人,以后他们也会知晓的。可现在他要是说了,高士廉,李靖等人就要记他的好。“下官等人,感谢刺史大人的厚爱!”高士廉,长孙无忌,雄阔海,李靖等人同时拱手说道。李敏闻言,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后就开始给众人说杨铭的情况了。杨铭崛起的时间很短,仅仅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这让很多人都不了解杨铭。可李敏了解杨铭,杨铭崛起于辽东,幽州就在辽东旁边,李敏能不关注杨铭的。杨铭在幽州做的所有事情,他都是知晓的。他对高士廉,长孙无忌,雄阔海,李靖等人说的也就是杨铭在辽东做的事情。“三殿下崛起于辽东,可三殿下在辽东做的事情,并没有几个人知晓。”“哪怕是有人知晓也不愿意说,今日本刺史就告诉你们,让你们对三殿下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三殿下最先开始崛起的时候是在辽水河畔”“高句丽根本就不是三殿下的对手,短短不足一月,三殿下就把高句丽打到灭国的地步。”“可不知为何,陛下下旨让三殿下撤兵,高句丽也因此没有灭国。”“但三殿下撤兵不是简单的撤兵,三殿下劫掠了整个高句丽,数百车金银被三殿下运回辽东城。”“如今整个辽东就如同三殿下的封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完全在三殿下的镇压之中。”“三殿下在辽东表现出了无敌于人世间的武力,以及残暴,狠辣,霸道等等。”“如今幽州成为了三殿下的封地,幽州必然也会变成第二个辽东。”李敏说了很多,把自己知晓的都告诉高士廉,长孙无忌,雄阔海,李靖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