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真相是什么
余乐宾拿着钱赶紧跑出去了。接着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话题多是关于四姑姑家的事。
说着说着,余紫嫣提到外面的变化,还拿老吴的例子说事。
余振森平时没什么表情的脸,现在有些触动:“紫嫣,你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二叔,您千万别灰心,您坚持写那些东西,总有一天会有好结果。”
余振森暗淡的眼神闪过一丝希望,但很快又消失了:“我的那些东西根本寄不出去。”
余紫嫣还想再问点什么,余白鸰却摆摆手,让她别问了。
不过,余白鸰还是用余乐宾当借口,劝余振森振作精神,说在外面他们会帮忙的。
哪怕是为了自己,也该为儿子考虑考虑。
余振森默默点头。
在那儿待了三天后,他们打算往西北出发。
走之前,余紫嫣和柳勤一起去了农场的供销社,买了些罐头和点心,又去看望生病的司机。
司机很意外,以为这次告别后不会再见面了。
没成想余紫嫣拎着礼物来看他。
余紫嫣不是那种绕圈子的人,寒暄几句后,她硬是把二十块塞给司机,只求一件事。
希望他多多照顾余振森。
司机感觉手里的钱烫手,想推辞,可余紫嫣根本不给他机会:“别担心,我知道你的权力范围不够。我可不是让你偏帮他们,只是希望你多注意他们,有情况及时告诉我就行。”说完,她又塞了五块当作“通讯费”。
加起来总共二十五块,比他大半个月的工资还多,但只要做个传话人就行。他经常去城里,这份差事对他来说很容易,于是痛快答应了。
临走时,余紫嫣感激地说:“只要你做得好,每季我都会感谢你。”
司机为了这额外的好处,在接下来的日子认真履行传话人的职责。
每个月都给余紫嫣写平安信,余振森父子身体稍有不适,他也详细汇报。
余紫嫣也没食言,回赠了不少土特产。
出发前一天晚上,余紫嫣从给爷爷奶奶准备的东西里拿出一部分留给余振森父子。
每人一套补过的旧棉衣,加上加了肉末的粮食粉,还有一些急救药。
她让余乐宾趁黑运回去,以防被人发现。
余紫嫣庆幸自己多留了个心眼,把棉衣弄得破破烂烂的,否则给了二伯父子,他们也不敢穿出门。出发当天,他们还是坐农场的车离开的。
凌晨五点就出发了,余振森父子来送行。
余白鸰拉着余振森的手,哭得稀里哗啦的。
余紫嫣则把余乐宾拉到一边。
“堂哥,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余乐宾咧着嘴,“和善”地笑。
可他根本没注意到,自己凶狠的眼神配着勉强挤出的笑容,可能把小孩子吓得晚上都不敢哭了!
余紫嫣心里怦怦直跳,苦着脸说:“大哥,你别这样笑,挺瘆人的。”
“哈哈哈哈……是不是吓到你了?”余乐宾显得很不自然。
余紫嫣本想跟余乐宾聊聊读书的事。
余乐宾满脸问号。
余紫嫣没法跟他详细解释,就说回去城里后,没文化找工作不容易。反正她二伯余振森是大学生,教到高中应该没问题。
余乐宾没表什么态度,不知道听进去没有。
只要话说到就行,能不能重视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迎着早晨的阳光,他们坐车出发了。
这一路换车又坐火车,再坐半天货车,半天拖拉机,总算到了地方。
余紫嫣从拖拉机上跳下来,甩甩麻木的腿:“终于到啦。”
零下二十多度,天上飘着雪花,呼出来的气瞬间化成白雾。
周围都是戈壁、沙地,远处才能见到几棵白杨树,几间屋子,还有些零散的冬窝子。
他们办完登记,本想让人带路,可那工作人员一脸不耐烦,根本不搭理他们。
他们只能在路边拦人问路,一听要去找余白鹤一家,那人就像遇到妖怪一样跑远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们问了好多冬窝子,才找到个愿意指路的,但那人眼睛一直在他们包上看来看去。
顶着风雪,他们顺着路走了十几分钟,再问路时,才发现被骗了。
重新问路后,他们走到一半又折回来,在岔路口拐弯,第七个冬窝子就是余白鹤家了。
他们数到第七个冬窝子时,看见这家屋顶有烟冒出来,门关着。余老二上前敲门,很快门从里面打开了。
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皱着眉看着他们:“你们找谁?”
余老二问:“请问,这里是余白鹤家吗?”
男孩更警惕了:“你找余白鹤干什么?”
这时,窝子里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夏来,是谁来了?”
接着,一个老头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出来。
老头头发全白了,皮肤黑黑的,脸瘦瘦的,眼窝深陷。
他站在叫夏来的男孩旁边,抬头看着外面的人。
他看余老二时,稍微皱了皱眉;当看到余紫嫣和余白鸰时,身体轻轻抖了一下。
他指着余老二说:“你是子杰,你是紫嫣,你是白鸰吧!”
他说话时带着很多惊讶。
余白鸰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她用尽全力喊了一声:“爸……”
“哎……”老人深情回应,“我的四闺女!”
他扔下拐杖,快步向余白鸰走去。
余白鸰也急忙迎上去,一把扶住他,深情地又喊了一声爸!
老人的眼泪也流出来了,父女俩抱在一起大哭。
声音很大,把旁边屋子里的人都吸引出来看热闹。
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看到他们一家团圆,也被感动得眼泪直流。
她劝道:“咱们还是到屋里说话吧。”
老人抹着眼泪,紧紧牵着余白鸰和余紫嫣的手,进了屋。
大家进了冬屋。
这屋看起来小,其实不小。
刚进门,就见一个用石头和泥垒的灶台,上面搁了个大瓦罐,正炖着吃的,香喷喷的玉米粥味儿直冒出来。
灶台前有道半人高的矮墙,挡住炉灰不进屋里。
矮墙后是一张大炕。
屋子左边摆了张简单的饭桌,桌上还放着一本厚厚的书,角落里有个火盆。关门后,没窗户的冬屋就靠这个火盆照亮了。
余爷爷拉余紫嫣和余白鸰在火边坐下,随手扔了一块牛粪进火堆,火越烧越旺,屋里也亮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