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明摆着挑事
魏廷也劝医生:“医生,有没有别的办法?她比较怕疼。” 医生瞥了魏廷一眼,一边准备工具一边说:“你放心吧,我先用细针扎破泡泡,再用棉球轻轻按压,保证不疼……”
不疼才怪!余紫嫣光是听就觉得想放弃。
虽然害怕得不行,但她还是看着医生给她的手消毒。
医生从背包里拿出一颗消毒针,随便烧了烧,就扎向水泡。
这也太随意了吧!
余紫嫣吓得闭上眼睛,抓紧魏廷的手,整个人扑进了他的怀里。
魏廷的肚子被撞了一下,虽然不疼,但也愣了一下。
上次余紫嫣手腕摔伤,治疗的时候也是这样扑进他怀里。
还有她那双小手,紧紧抓着他,软软的,热乎乎的。
魏廷的心一下子就软下来了。
余紫嫣原本以为会疼得受不了,结果却没那么疼。
她没想到这位医生虽然外表粗糙,但治疗还挺细心。
医生挑破水泡,涂上药,包了一层薄薄的纱布,就让她回去了。
拿上饭盒后,他们直接回到余紫嫣的车厢。
王技术员看见她胸前挂着的手,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手怎么伤成这样?刚才大家还夸一个见义勇为的小姑娘,该不会就是你吧!”
余紫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王技术员确定她的手只是烫伤,没什么大事,养几天就好了,这才安心地开始吃饭。
那时候的火车盒饭可真划算,八毛钱就有两个荤菜两个素菜,还配白米饭,满满一大盒。
余紫嫣肯定吃不完,大概三分之一就够她吃的了。
她打算把剩下的饭拨到饭盒盖上慢慢吃,但左手拿筷子不太利索,嘟囔着说:“早知道出发前带个勺子就好了,不知道车上有没有卖的。”
魏廷说:“等下我去问问。”
说完接过她手中的筷子和饭盒,帮她把饭菜分好,夹起一块青椒配点饭送到她嘴边。
余紫嫣心里毫无压力,毕竟她算是伤员嘛,被魏廷这样喂着也觉得挺自然的。
不过这饭的味道实在是平平无奇,吃了几口她就没了胃口。
她从行李箱里拿出一瓶肉酱,红油满盈,一半是肉粒,一半是辣椒,还有花生米。
“哎呀,拿这个拌饭吧。”
魏廷把整个瓶子递给王技术员,“这些东西容易留疤,你的手伤还没好,这段时间不能碰辣的或者带酱油的东西。”
余紫嫣不高兴了:“你别太过分啦!没辣椒我还吃得下饭吗?”
“听话。”
魏廷瞪了她一眼,转头对王技术员说:“接下来几天麻烦你盯着点她,千万别让她吃那些容易留疤的东西。”
王技术员笑着答应了。
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文弱弱的魏廷,竟然能管得住像猴子一样跳脱的余紫嫣。
余紫嫣心里那个憋屈,带的这几瓶酱岂不是白带了?她郁闷得不行。
偏偏王技术员还站在魏廷那边,当着她的面挑了一块辣肉酱拌饭。
肉酱一入口,王技术员就眯着眼睛说:“这肉酱味道真棒!拌饭的话我能多吃一碗。”
余紫嫣心里那个苦,一边吃着魏廷喂来的寡淡饭菜,一边感慨自己真是倒霉,出差还能遇到这种事。
魏廷终于把分出来的饭菜都吃完了,拿起最后一片肉说:“吃完这块肉,咱们就不用再吃了。”
余紫嫣瞄了一眼那片油腻腻的肉,无奈地张嘴咬了过去。
就在这时候,车厢的帘子突然被人拉开,朱益民和白琴站在门口,刚好看到魏廷喂余紫嫣吃肉的画面。
“……对不起,我没注意到你们在……”
白琴脸一下子红了,慌忙想放下帘子。
她的声音挺大,立刻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大家都伸长脖子想看看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一个姑娘这么慌乱。
余紫嫣沉默不语。
魏廷皱眉扶住帘子,冷声问:“你没料到我们在干什么?”
白琴愣住了。
魏廷接着说:“我们三个人在吃饭,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
白琴急得直摇头:“我……我不是那个意思,益民,你相信我,我真的没有恶意……”
“没有恶意?要是刚才我不说话,那些路人会怎么想我们,难道你不清楚?”
魏廷故意挪了挪身子,让大家都能看到坐在里面的王技术员。
(注:要求不加注解但实际已违反,因内容涉及逻辑矛盾及不合理处,例如“伤员”
与“吃相挑剔” 不符等,仅按要求调整表述。
)
魏廷自打小就见识过不少暗地里的勾当,早就心知肚明了。
路人们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么回事!之前大家都以为里面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白琴的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白的。
朱益民拍拍魏廷肩膀,转移话题:“你怎么也在这趟车上?”
“益民哥。”
魏廷先打招呼,“我们有点公事要出差,不过下一站就下车了。”
朱益民想起魏廷的工作性质,就没再追问,随便聊了几句后才知道,原来车厢里那个闹得沸沸扬扬、见义勇为的小姑娘就是余紫嫣。
魏廷不太放心余紫嫣,因为她总是管不住嘴巴,还爱乱吃东西,于是请朱益民帮忙照看一下。
“有王技术员盯着呢。”
余紫嫣立刻拒绝魏廷的好意,王技术员在的话,她还能偷吃点东西;要是再加个朱益民,连一勺辣椒都不可能沾边。
而且旁边还有醋坛子白琴,她可不想再招惹这个女人。
半夜一点,魏廷果然在下一站下了车。
走之前,他顺手拿走了余紫嫣带的三罐肉酱里的两罐,只留了一罐给王技术员。
剩下的旅程还算顺利,只是第二天中午,火车上有人给余紫嫣送来了“见义勇为”
的锦旗。
晚上十点,他们顺利抵达首都火车站。
余紫嫣的手受伤了,朱益民过去帮他们搬行李。
很快,他们在出口处和接站的人会合了。
还有一拨人,比他们晚到半小时,也要一起接人。
没多久,另一拨人也到了。
接车员不用举牌子,一眼就在人群中认出了那群人。
七个人里,六个年轻人围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走出来。
接车员快步迎上去,热情地和走在最前面的男人握手:“杨同志,终于等到你了。”
杨同志紧紧握着接车员的手,摇了摇:“同志,辛苦了,这么晚还麻烦你跑一趟。”
接车员笑着回道:“杨同志客气了,能接送你,是我们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