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至关重要的银锭(第2页)

他们都以为,这一仗打完后就能天下太平。

他们原本都约定好了,打完仗,那些老兵就要回乡陪伴妻儿了;那些年轻的军士们,也要拿着赏银回乡娶妻生子;

可谁也没想到,那一仗他们会没有粮草被服,没有策应,几万人硬拼到最后只活下来三千人。

江侯爷把银锭抱在胸口,“就是它!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再见到这批军饷!”

说着话,眼泪就流下来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罢了。

“侯爷,那没事吧?”侯夫人轻抚着他的后背。

江侯爷闻言一顿,“对了,对了。”

他没头没尾的说着,把银锭塞在侯夫人手中,转身走出门去,直奔书房。

“我爹去哪儿?”江淮衣疑惑道。

侯夫人没说话。

江淮衣想了想,还是拿上银锭跟了上去。

只见江侯爷进了书房,一通寻摸之后,从书架的最上层取下来一套四书。

就见他拿下来揭开封面,那里面居然不是基本上合在一起,而只是一个空盒子,做成了书的模样罢了。

江侯爷从中拿出了一个更小的红木匣子,然后从打开来。

这才拿出了一个银锭。

“你看看,是不是跟你刚才给我的那个银锭一模一样?”

江淮衣将信将疑地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都是成淳三年的库银,分量成色也很接近。”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自己从孙礼媳妇儿那得来的银锭比较起来。

“不同年份的库银会因为工艺的些许差别和存储,呈现细微的差别,这两个银锭之间,没有这种差别,应该是同一年的。”

江侯爷长抒了一口气。

“你知道么?当年饷银被劫的时候,护送饷银的队伍抵死顽抗,曾在打斗中将整箱的饷银打翻,护送的官兵其中一人,更是偷偷藏起了一个银锭。”

“就是阿爹手上的这一锭?”江淮衣诧异。

“没错!所以当年被劫的饷银的不是五十万两,而是四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两。”

江淮衣皱了皱眉,总觉得事情哪里不对,但一时半会儿的都想不起来是哪里不对。

按理来说他们劫掠军饷,整个护送队伍都被他们劫杀了,怎么会让人偷偷把银子藏下来。

而且,得是多么激烈的打斗才能将箱子都打开?

运送军饷的箱子都是特制加固的,而且都层层上锁还贴了封条,没那么容易打开的。

只是这么想着,江淮衣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没有说出来。

但这么一个十七年前就应该消失的军饷库银,在这个时候出现,对江侯爷来说,这不单单是一锭官银,更是十七年前那桩旧案悬案告破的曙光。

也是对他枉死的几万名兄弟的告慰、以及仅剩几千兄弟的安慰。

“瑾然,此事事关重大,我如今不好出面,就拜托你追查下去了。你若需要人手,便去只会阿福,他会帮你准备人手的。”

“只一点,一定要让当年的那桩悬案,大白于天下!”

江淮衣苦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