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半路上拦人(第2页)

孙家门外,马车上。

听松麻利地钻上车,江淮衣已经坐在车里了。

“世子,孙家给了我一个银锭。”听松赶紧就把银锭掏了出来。

江淮衣“嗯”了一声,用帕子包着手拿起银锭。

其实他当时就在门口听着,不用听松说,他都知道的。

“她说的没错,这成色确实是官银,而且应该是十七年前户部失窃的那一批。” “十七年前?户部失窃的?”听松的脑袋有点大。

十七年前他才多大来着?刚会走路呢。

江淮衣一眼看穿他脑袋空空,随即转头对听雨道,“你告诉他。”

听雨:“得嘞。”说着便摆起了架子,“你忘了么?我们刚进府的时候,师傅就说了一桩旧案给我们听,让我们引以为戒。”

“那就是十七年前,一桩轰动盛京的劫银大案,有一批五十万两的军饷在运往前线的路上遭劫,护送的官兵无一生还,而且死状惨烈。”

“这桩案子当年就轰动一时,军饷被劫,三法司联手也查不出个所有然了,成为了悬案,至今也没有告破。”

由着他的讲述,听松总算想起来了。

“当年那桩案子因为找不到真凶,也找不到那批军饷,上位震怒,处死了一个刑部侍郎,还死了一个户部侍郎。我记得还有好几户人家也跟着被抄家来着。”

听雨点了点头,“确实,当时有不少人遭殃。”

江淮衣的神色却越发凝重起来。

没想到,阿娘中毒的背后,竟然还会牵扯到十八年前的旧案。

当年爹就是因为那批军饷没有到位,几万兄弟寒冬腊月没有被服粮草,啃着树皮草根,艰难地打完了那一仗,最后惨胜。

五万人去,三千人归,虽胜犹输。

此事爹一直挂怀到今日。

幕后的人将这十八年前的官银拿出来,是为了做什么呢?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么?

有能耐做下那么惊天动地的惨案劫官银的人,肯定有能力将这批官银重铸,断不会轻易让官银流落到外面,其中说不定有不为人知的内情。

思忖片刻,江淮衣便吩咐道:“先回府,此事得禀过爹娘,才好继续追查。”

听雨和听松也跟着严肃起来。

师傅跟他们说过,当年侯爷意气风发,就是那一仗,几乎耗尽了他的心神,之后才慢慢培养了几个得力的人,自己便从边关退回来了。

似乎是再不愿去回想那些伤心事,这些年也只在盛京里帮着上位练兵,其他的一律不管。

回去的一路上,江淮衣一言不发,听松和听雨都没敢打扰。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着,这个时候只有少夫人来,世子才不会生气吧?

没想到,一进府,便被淡白院的丫鬟给拦住了去路。

“世子,有些关于少夫人的事,我家姑娘想跟世子当面说一下。”

“什么?”江淮衣皱了皱眉。

秋爽只好又重审道,“我家姑娘说,有一些关于沈家还有少夫人的事,需要当面跟世子说,恐少夫人不知情,被沈家人蒙在鼓里。”

若是旁的说法,江淮衣便扭头走了。

但她这么说,他便要一探究竟才行。

“走吧,前头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