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第2页)

苏临和陆清寒并肩而立,神色平静。

刚踏入大殿,苏临就敏锐地察觉到,今日的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似乎有一场针对她的风暴正在酝酿。

但她早有心理准备,脸上没有丝毫慌乱。

明昭帝高坐龙椅之上,脸色铁青。

“近日暴雨连绵,山洪暴发,百姓受灾严重,小竹庄及其他三处庄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着令工部、兵部、户部,即刻赈灾,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三部官员齐声领命,声震大殿。

长公主苏月也在。

不同于往日的雍容华贵,今日的她,眉宇间隐隐透着一股焦躁。

小竹庄的惨剧,她早已知晓。

几乎是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她就秘密派人给厉云辰送去了消息。

果不其然,厉云辰站了出来,

他高举笏板,语气沉痛:

“陛下,臣听闻小竹庄百姓惨遭洪水吞噬,死伤惨重,心中悲痛万分!此等惨剧,实乃我朝之不幸!”

苏临冷眼看着厉云辰的表演,心中冷笑:

重头戏,终于要来了。

“陆大人,”

苏临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孤记得,早在上次秋猎之时,孤就曾预言过,今年雨水过多,恐有大灾。当时,朝堂之上,可有人信孤?”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

“如今,除了小竹庄,其他几个庄子也遭了灾,陆大人为何只提小竹庄?”

厉云辰似乎早就料到苏临会这么问,他不慌不忙地回答:

“殿下,其他庄子虽有受灾,但并无人员伤亡,唯独小竹庄,足足一十八条人命啊!”

他故意加重了“一十八条人命”几个字,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仿佛真的在为那些逝去的生命感到悲痛。

群臣一片哗然,明昭帝的脸色也变得更加阴沉。

“陆大人,你可知道,那些遇难的百姓,为何不肯搬迁?”

苏临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凌厉起来。

厉云辰一愣,显然没想到苏临会突然问出这个问题。

不等他回答,苏临便从袖中抽出一张纸,

“哗啦”一声,

那张皱巴巴的纸被展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还按着鲜红的手印。

“诸位大人请看,这是小竹庄盛守德等一十八户百姓,亲笔所书的‘生死状’!”

苏临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上回荡,

“他们不愿搬迁,是死是活,皆与他人无关!孤若强行逼迫,岂不成了暴君?”

群臣们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山洪无情,天灾难测。孤虽为太子,却也无力回天。”

苏临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孤能做的,只是尽力保全更多百姓的性命。小竹庄一千八百余人,如今只折损了一十八人,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她微微侧过身,目光直视厉云辰,

“陆大人,你口口声声为百姓请命,可你又为他们做了什么?郑昊、盛守德之案,至今悬而未决,你可对得起那些冤死的百姓?”

厉云辰被苏临问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怎么也没想到,苏临竟然会在这里等着他!

那些字据,那些手印,就像一个个无形的巴掌,狠狠地扇在他的脸上。

他更没想到,苏临竟然会当众揭他的短,让他下不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