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烈士陵园(第2页)
李源硕和素素认真的颔首,就算白爷爷不说,他们也不可能忘记有这么一群人,正是因为他们奋不顾身的拼搏,才有他们现在和平安宁的生活。
扶苏也深深的敬佩着这些烈士们,心中期盼他们来世可以幸福一生。
白奶奶看到有几个小孩用小手擦拭着烈士墓碑,在墓碑旁嬉闹的样子,笑呵呵道:“这样的场面想来先辈们看的一定很开心。”
“这也算是另一种承欢膝下吧。”李源硕看着那群孩子笑道。
秦朝
嬴政看着那些后世人对那些烈士们浓厚的感情,心中也升起了一股羡慕,这种真挚的情感和行为,他清楚自己这辈子都不会拥有。
“素素的爷爷奶奶还真是用心。”蒙恬听着白爷爷的话,感叹道。
连他都有些羡慕后世的士兵了。
汉朝
刘邦觉得烈士陵园是一个提升百姓爱国情怀的办法,可惜他现在没有那么多多余钱财去建这个,不过给士兵们雕刻名字,这还是可以做到的。
唐朝
李世民看着烈士陵园,突然觉得这纪念士兵的办法不错,他看向大臣们,提议道:“大唐也为那些为国牺牲的士兵们建造陵园,你们觉得如何?”
群臣们面面相觑,虽然知道这里花费会不少,但却没有人出列反对,至于有多少人是真心的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魏征听到陛下这话,也没有出声反对,有的大兴土木的项目还是可以实施的,毕竟也不能寒了那些士兵和他们家人的心。
宋朝
“后世的士兵可真是幸福啊,有这么多人怀念着他们。”军营中的士兵们看着烈士陵园那热闹的景象,不由发出了一阵艳羡。
“是啊,要是我能生在后世,我也一定会为那样的国家奋斗,毕竟国家和百姓都不会忘记我。”人死后最在意的是什么,不就是死后能有人给自己烧香,记住自己吗。
清朝
康熙面色复杂的看着天幕上的墓碑,随着那时代的战争被一次次提起,大清的统治在一步步的被动摇,他对未来开始有些迷茫了,大清还能存在多久。
正带兵出征西域的左宗棠看着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不由的转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士兵们,如果可以,他也希望在这次战争后,也能为死去的士兵们列个墓碑,但他想到这次出征朝廷拨下来的军费,深深的叹了口气,还是先打赢这场战争再说吧。
特殊年代
战士们看到这么多后辈们来祭拜他们,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止不住,尤其是看到那些活泼健康的孩子们,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没想到我才二十岁,就能享受承欢膝下的感觉了啊。”一个年轻的战士摸着脑袋笑嘻嘻道。
“我才十八呢,我比你更厉害。”另个小战士说道。
随着这个话题的提起,另外几个年轻的小战士也加入了讨论。
几个年长些的战士们看着几个年轻战士闹成一团,脸上既欣慰又心疼,如果可以,谁会希望这些小家伙也上战场,这样的年龄,在后世也都还只是学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