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宦官,郑和(第2页)

“那还是要谢谢那些史官对我的赞美描述,我也没想到我会给后面朝代留下这样的印象。”扶苏看过历史上有些人对自己的评价。

只能说他们幸好没看过自己本人,不然一定自己可就要让他们失望了。

战国 嬴稷听到扶苏说谢谢史官对他的赞美的时候,哈哈大笑道:“真是寡人的好子孙,这方面真像寡人。”

白起听到嬴稷这话,心里腹诽道:确实像,一样的不要脸,想当初觉得扶苏是一个温文和雅,正直聪慧的自己一定是瞎了眼,这扶苏不愧是陛下的后代。

嬴柱和嬴异人则很是欣慰扶苏没有表面看的这么正直,身在王室,没有点心机的人可是活不长久的。

秦朝

当嬴政再次听到赵高这名字,脸色不由黑了几分,随即又想到后面历朝都拿他大秦做警示,心中的火气又更盛了几分。

而群臣们听到未来的扶苏公子的话,心都沉了沉,希望现在的扶苏公子以后登基后不会设置这样的机构,不然他们可受不住啊。

毕竟朝廷中已经有了御史大夫这样的监察官员,他们可不想下朝在家也还要时刻担心会有人监视他们。

扶苏看到下方大臣的脸,一下就明白他们想到了什么,嘴角微微上扬,虽然他还不确定以后会不会建立隐秘的监视机构,但现在让这些大臣有所顾忌好像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汉朝

“原来后世对宦官的印象就是阉人啊,这么说来,之后的宦官都是阉人了。”刘邦摸了摸下巴一脸思考的表情,不知道在想什么。

吕雉看着刘邦这样子,嘴角微微抽了抽,问道:“陛下,你不会也想让宫内的宦官都变成阉人吧。”

刘邦听后嘿嘿一笑:“我确实有这个想法,毕竟身为男子,我最了解男子要是没了根,会是怎么样,而且这也能防止嫪毐那样的事件再次在后宫中发生不是嘛。”

张良等人听到刘邦的话,都默默的并了并腿,陛下就不能考虑下他们的感受吗,在他们面前这么正大光明的说这样的话。

刘秀看到素素对宦官的印象,露出了一抹微笑,没想到后面的朝代都沿用了他的这个政策,看来这政策很是好用啊,那么他就没有下错决定。

唐朝

李世民听到郑和的事迹,感叹道:“以宦官之名能流芳百世,这郑和还真是个有能耐的。”

在听到朱元璋把丞相之位废除后,李世民和群臣都瞪大了眼睛。

李世民震惊道:“这朱元璋精力是有多旺盛啊,废除丞相,那么多的政事,他忙的过来吗?”

房玄龄也喃喃道:“这朱元璋和朱棣还真不愧是父子俩,一个废除丞相,一个建立东厂监视百官,控制欲还真是一脉相承。”

宋朝

文官们听到郑和被后世如此铭记,满心的羡慕,没想到他们看不起的宦官也能得到后世人如此的尊重。

不过在听到朱棣建立了东厂监察百官和民间,而扶苏公子又认为应该暗地里建立的想法,都有些吃惊。

扶苏公子和想象中的仁德和仁义相差也太大了吧,本以为扶苏公子在政治斗争中是软弱和天真的,今天居然能看到扶苏公子的另一面,该说不愧是秦始皇的儿子吗。

不过不少人则觉得扶苏公子这样表现才正常,毕竟如果太过天真,也不会受到秦始皇的看重。

明朝

朱棣悄悄的躲在自家大哥身后,鬼鬼祟祟的瞥向上方的位置。

朱标看到四弟的行为,默默的把身体移开了些,毕竟这事是四弟做的不对,他也不敢为他求情。

而上面正坐着的朱元璋此刻感觉自己心中的火气不断的上涌,整个人都要气炸了。

这老四竟然敢让宦官参政,他是忘了历朝的教训吗。

“朱棣,你看你干的好事!”

听到自家父皇喊自己名字,朱棣就知道要不好了,连忙转身往外跑去,一边跑还一边说道:“那是未来的我做的事情,关现在的我什么事,而且你没听到我重用下那几个宦官能力都不错嘛,尤其是那郑和,可是流芳百世。”

而且听素素说的话,郑和在后世的名声都不知道到比父皇的名声好多少倍,父皇自己怎么还好意思说他。

当然,这句话朱棣也只是在心中说说。

朱元璋听到朱棣还敢反驳,气的边追边大喊道:“你用的倒是顺手了,你这臭小子怎么不为后面的皇帝想想,秦朝,汉朝,唐朝哪个后期不是因为宦官的参政,才导致王朝的动荡。”

朱棣听后暗暗的撇了撇嘴,那是他们自己没本事,连宦官都控制不住,有本事的皇帝才不担心这些。

朱标看着自己父皇和四弟在屋内你追我跑的样子,无奈的叹了口气,四弟虽然未来政绩不错,但他的行事真的是每次都在挑战父皇的底线,还好父皇只是想揍一顿,并没有什么过分的处罚。

郑和听到后世对自己的纪念,脸上浮现出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喜悦。

没想到他一个残缺之人却能得到后世人这样的爱戴,此生也是无憾了。

而其他臣子在家中看到郑和的事迹,眼中满是妒忌和羡慕,平时被他们看不起的宦官,居然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这是多少官员梦寐以求的待遇,怎么能不让他们眼红。

清朝

“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好纪念的,不过是浪费财力物力罢了,又没有像那些西方人一样殖民其他地方。”乾隆一脸不屑的说道。

其他大臣听到乾隆这表情,就知道他这是妒嫉了,毕竟一个宦官都能有这么好的名声,他这个皇帝在后世的名声却还不如一个宦官,这让一直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乾隆怎么受的了。

特殊年代

“原来以前宦官不等于阉人啊,我一直以为宦官就是阉人。”一个妇人看着天幕惊讶道。

“果然历史记录的人物不一定真实的,你看看扶苏公子,和历史记录相差也太大了些。”

“我倒是很好奇,扶苏公子是这样的性格,那秦始皇的真实性格是怎么样的,真如历史上描述的那样严肃?”

边上的学子听到这话,顿时议论纷纷起来,说真的,他们也非常的好奇,要是能见到真的始皇就好了,毕竟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