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汉朝明君,刘恒

“那为国生子,是因为生了刘彻吗?”扶苏问道。 素素摇头道:“不止刘彻,还因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刘启的六世孙,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是刘启的第九个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因为他后代子孙的名气不小,所以才有了这个外号。”

“这刘启的子孙厉害啊,居然中途还能开国一次。”扶苏感叹道。

“确实厉害,上下五千年,也就刘秀一人成功复国并且重新统一了天下。”素素也赞同道。

“那庙号守门员是什么?”

“因为汉朝皇帝只要比他做的好的皇帝都有庙号,做的不如他的就没有庙号,而他自己本身也没有庙号,所以就被称作守门员了。”

“是因为他做出的政绩不突出的原因所以没有上庙号吗?”扶苏问道。

“那倒不是,其实刘启的政治能力不低,他和他父亲刘恒共同创造了文景之治,也给刘彻铺好了汉武盛世的路,对西汉历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没有庙号和政绩没有关系,就是因为他纯纯运气不好的原因。”

“汉朝本来是没有庙号制度的,有庙号的皇帝本质上都是后来在位皇帝为了政治博弈的需要所上的,其实汉朝有不少皇帝都被上过庙号,只是后来东汉的刘秀和刘协废除了不少皇帝的庙号,又刚好留下庙号的皇帝的政绩都特别突出,所以刘启才会有这个外号。”

扶苏问道:“汉朝有庙号的皇帝多吗?”之前就听素素说过,汉朝明君多,但他却不知道这多的数量是多少。

“西汉有刘邦,刘恒,刘启,刘彻,刘询,其实刘弗陵也可以的,只不过霍光的政绩太突出,所以显得他比较平庸。”

“东汉有刘秀,刘庄,刘炟,刘肇,还有刘协,虽然他是个末代皇帝,但这东汉灭亡也不是他的原因,他登基的时候,东汉已经差不多要亡了,按他的本事,如果在其他时期,也许也是个明君。”

扶苏心中数了下人数,暗暗咋舌,这明君数量够多的:“这汉朝有多少个皇帝?”

“西汉13,东汉16。”

“这都快占到一半了,这刘家当皇帝当的这么好!”扶苏被这明君率之高给惊到了。

“你家也不赖,你父皇之前可是连续出了好几任明君。”

扶苏听到素素的夸奖,很是开心,没人不希望自己有厉害的祖辈。

“不过刘家确实是做皇帝的料,汉朝不少明君在所有朝代明君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扶苏想到刘恒,刘彻,刘邦,刘秀,单单这四个人在历史上的排名就不低。

扶苏看着电视中的刘恒问道:“这刘恒是怎么从代王变成皇帝的?”

“这还要从刘盈说起,刘盈被吕雉对付戚夫人的手段吓得精神崩溃,又因为吕雉掌握大权,他难以按照理政,最后抑郁而终。”

扶苏叹惜道:“刘盈的内心还不够强大啊。”想想宣太后和高祖父两人,最初的处境何其相似,只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天差地别。

“我也想不通,为什么刘邦和吕雉会生出心性这么差的儿子,要是刘盈有刘邦这样的心性,吕雉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

素素摇了摇头,继续道:“之后刘盈的儿子刘恭即位,但后来他得知自己的生母被吕后所杀,就扬言要报仇,吕雉听后就将他废黜并暗中杀害,之后又立了刘弘即位,但是没多久吕雉就去世了,刘弘也被朝臣以非刘盈的亲生儿子为由拉下了皇位,最后和其他四个兄弟都被诛杀了。”

“刘盈的儿子被臣子全杀了?!”扶苏震惊道。

“对啊,都杀了,刘盈也因此绝后了,要是刘盈不死,也许他的儿子就不会这样的遭遇了。”

“而刘邦的其他儿子,则因为吕雉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大多被害死了,加上大臣们认为刘恒仁孝宽厚,薄姬也谨慎善良,不会再出现外戚专政的情况,于是就拥立刘恒为帝。”

“那为什么刘恒没有被吕雉杀害。”扶苏问道。

“因为薄姬不受刘邦宠爱,加上母子两人在皇宫都是小心谨慎,对吕雉的威胁较小,之后又因为刘恒的封地僻居远方且对吕雉谦恭谨慎,才以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