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刘邦和朱元璋(第2页)
“朱元璋去世后被压制的官员反弹的应该很厉害吧。”
“是有些苗头了,不过幸好朱棣也是有本事的,又压住了,不过后面皇帝就逐渐压不住了,官员与商人勾结,吃空饷、克扣赈灾款都成为常态。尤其在晚明期间,官员集体贪腐非常严重,甚至在国家危亡之际也不愿捐资助国,因此明朝也成为了历朝贪污最严重的朝代之一。”
“之一?我还以为是最严重的朝代。”连国家存亡之际都不愿意捐款,这明朝是多受大臣们的不待见。 “那是因为另外两个贪污严重的朝代在现代的名声都非常的不好,所以就算贪污再严重,也不会再让它们名声臭到哪去。”
“清朝?宋朝?”扶苏猜测道。
清朝名声在现代可以算是烂大街了,宋朝名声也不怎么好。
“清朝对了,宋朝你倒是说反了,宋朝皇帝虽然不怎么行,官员可是出了众多清官。”
“看来宋朝对官员不错啊。”清官多,想必对官员待遇不低。
“宋朝对官员待遇确实没得说,他们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清官,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宋朝给官员的俸禄多,所以很多官员也愿意去为百姓做些事。”
周朝
“嘶,这朱元璋够狠的啊。”姬发被朱元璋这股狠劲惊住了。
姜子牙听到朱元璋的祖训摇了摇头道:“他这个祖训迟早会给大明带来大患。”
没有什么东西能一成不变的。
秦朝
嬴政看了眼身边的扶苏说道:“现在你知道朕的想法了嘛。”
“儿臣已经明白父皇的苦心。”扶苏听到嬴政的话,有些羞愧的行礼说道。
蒙毅看到陛下和公子之间的话,内心也为两人感到高兴,这次定然不会再重复原来的错误。
汉朝
此刻朝堂中每个大臣的心情都十分沉重,他们没想到连萧何都会落得那样的下场,他可是陛下最信任的人,萧何都这样了,他们能好到哪里去。
而萧何一脸复杂的看着刘邦,说真的,他对自己有这样的结局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太了解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只是想归想,当真正得知自己的遭遇还是有些寒心。
刘邦难得心中有些愧疚之意,对于韩信和张良的结果,他倒不奇怪,只是萧何会有这样的遭遇,他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这也没办法,朝堂就是这样,萧何应该会体谅自己的无奈。
刘秀听到自己的名字,笑了笑,看来自己的政权又能更加稳定了。
而事实确实如刘秀所想,大臣们听到刘秀对开国功臣的善待,每个人的内心都放心不少,也更加认真的为刘秀效力。
唐朝
李世民听到后世人对自己的赞美,脸上勾起的嘴角怎么都藏不住,后世人实在是太抬爱了。
不过在听到后面的话,李世民震惊的看向侯君集:“侯君集,你居然敢参与高明的谋反!”
侯君集听到自己以后的所作所为,立即跪下行礼:“陛下,臣有愧陛下的信任。”
李世民此刻的内心极其复杂,虽然侯君集谋反,却是帮高明谋反,而高明谋反又有自己的原因。
想到这李世民头疼极了,有时提前知道未来的事,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宋朝
赵匡胤听到自己的名字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自己确实没有杀功臣,但是他们手中的权力都被自己收回了。
也因为自己收回武将的权力,使得后面大宋的错误政策。
这次武将权力绝对不能全部收回,但是要怎么掌控他们,自己是该好好想想了。
而朝臣们这时格外庆幸自己没有在明朝当官,这谁受得了,当个官,还要养家钱财烦恼。
明朝
朱元璋的脸色十分难看,他给官员的俸禄都是计算过的,刚好够他们养家的,现在却告诉他,因为低俸禄使得明朝成为贪官最多的朝代之一,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尤其还是和清朝同名。
接着又想到了那些开国功臣,心中沉了一下,不好,这下有麻烦了。
朱标看到这样的结果有些无奈,其实他很早就和父皇说过官员的俸禄问题,但父皇一直不听,现在好了,父皇就算不想改也得改,除非他想让大明重走老路。
还有父皇的祖训,这祖训看来也要劝父皇停一下了,这么多次从素素姑娘口中听到的都不是什么好事。
明朝的官员听到素素为他们说话,心想总算有人知道他们的苦楚了,在朱元璋手下当官,实在是太提心吊胆了。
而开国功臣们此刻脸色一个个难看到极点,他们帮朱元璋出了这么多的力,他就是如此对待他们的嘛。
清朝
“所以朱元璋是怎么好意思说秦始皇暴君,他自己比秦始皇更加残暴无比。”乾隆嘲讽道。
至于素素说清朝也是贪污最严重的国家,反正他现在是随意后世人怎么说,反正说到清朝准没好事。
他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稳固自己统治的稳定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