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宋朝皇帝
厨房中正在洗菜白奶奶听到院门打开的声音,出来看了下,就见到了扶苏两人:“素素,扶苏,回来了啊,你们先去客厅坐会,晚饭就快好了,到时做好我去客厅叫你们。“ “好的。”素素点头应答道。
在去客厅前,素素又去冰箱拿了两瓶冰饮料,来到客厅,把手中的一瓶饮料递到扶苏面前:“要不要喝。”
扶苏道了声谢后接过了素素手中的饮料。
打开喝了几口,扶苏出声道:“素素,你为什么这么讨厌宋朝的皇帝?”
这个问题已经在他心中憋了很久了。
“宋朝皇帝,其实我不是全部讨厌,像它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打天下还是蛮厉害的。”
“宋哲宗赵煦,宋神宗赵顼这两个皇帝在宋朝皇帝当中也算名列前茅了。”
“宋仁宗赵祯是个仁君,但是总感觉他老好人过头了,他去世的时候居然连敌国辽国的百姓和皇帝都为他落泪。”
扶苏有点吃惊,这要仁到什么地步,才会连敌国的百姓和君王都为他伤心。
“宋孝宗赵昚在南宋中也是可以的。”
“最后就是宋怀宗赵昺,他是宋朝末代皇帝,他登基时才是个七岁的小孩,他去世时也很小,所以并没有什么功绩,但是他以身许国,所以在后世的评价也不错。”
扶苏说道:“宋朝总共有多少个皇帝?”素素现在说出来算起末代和开国皇帝,满打满算才6个皇帝。
“北宋9个,南宋9个,总共18个皇帝。”
扶苏惊呼道:“18个才6个算可以的吗?”
“这还只是和他们自家宋朝其他皇帝比,要是和其他朝代的明君比,也就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可以比比。”素素个人比较喜欢硬气些的皇帝,所以宋朝她最喜欢的也就赵匡胤了。
“这都能传18代?!”扶苏越来越看不懂后面的王朝的了,拥有这样的君王,在先秦时期,超过两三代就等着被其他国家吞并吧。
“而且宋朝还不是大一统王朝哦,后面的王朝都把辽宋金三方各于正统,宋朝最多也就是一个地方割据的政权而已,如果不是因为它是汉人掌权,宋朝在现代可能也不会这么出名。”
扶苏困惑问道:“这赵匡胤的后代这么没用吗?”这子孙质量也太离谱了。
“什么赵匡胤的后代,北宋的皇帝全都是他弟弟的后代好吧。”素素想到赵光义,翻了下白眼,继续道:“接替赵匡胤登基的是他弟弟赵光义,他可是一个神奇的人,不知道是不是他的软蛋基因太强了,后代只要稍微强硬些的皇帝都是短命鬼,而越软弱的皇帝,命就越长。”
扶苏道:“这是什么奇怪的说法?”
“就拿赵光义自己来说,他登基就充满了疑云,有人说他是杀了他哥哥才登基的,再加上他对外的军事无能,有次赵光义亲征辽国,结果战败,他在大腿中箭的情况下,丢下大军,乘着驴车一夜奔逃了200多里,最后成功还甩开了追击的辽军骑兵,你就说他牛不牛逼吧。”
“接着是他儿子赵恒,他就更搞笑了,打战的时候要不是有寇准的力劝,怂的这方面都能和后面的赵构有的一拼了,后来打赢了战争居然和对方议和,还给对方每年纳贡,就这样他还以这件事情为功绩,去泰山封禅,不知道你父皇和其他几位封禅的皇帝看后会是什么感受。”
“打赢了还要纳贡?!还封禅?!”扶苏已经被这样的操作弄懵逼了。
“他要是像唐太宗那样,是为了先隐忍培养军队实力,后来再反击,那我们也不会说什么,但他并没有啊,之后就是一直纳贡求和。”
“赵祯就不用说了,都被宋朝文人冠以“仁”这个字了,他是个仁君,但是他对外也是岁币政策。”
“赵曙在位时间太短了,不过对外也偏软弱为主。”
“赵顼倒是有心想通过变法使国家变强,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赵煦是宋朝难得硬气的皇帝,仅次于赵匡胤了,但就是太短命了,要是他活的长些,也许宋朝真的会不一样。”
“接下来这三位皇帝的事迹会让你发现,皇帝的下限到底能有多低。”
扶苏知道今天的重点来了,立马认真的听着。
“赵佶,他艺术成就堪称古代帝王中的天花板,但就是当不好皇帝,金军南下的时候,他急忙禅位给自己儿子钦宗,自称“太上皇”,企图逃避亡国的责任,自己南逃。”
“赵桓,面对金军的南下,竟然还想着求和,甚至还罢免李纲,导致军心涣散,最后汴京在金军的围攻下沦陷,他们父子俩和三千余皇室成员、朝臣掳往北方,到了北方,他们为了活命,还身披羊裘,袒露上身,到金朝的阿骨打庙去行“牵羊礼”,后宫的嫔妃公主也惨遭金人的毒手,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耻辱,靖康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