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孔家(第2页)
“这还不算完,当后来的蒙古骑兵兴起时,金朝的衍圣公随金朝皇帝迁往开封,留下其弟在曲阜,当蒙古占领了曲阜后,蒙古人就立他用为“衍圣公”。”
“这是在三方都下注呀。”
扶苏已经被听懵了,还能这样玩?孔子的后人是把孔子的忠君和爱国思想都吃了吗。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还在后面呢。”素素说到这里,心中的火气又忍不住的窜起来了。
“在明朝灭亡后,当时的衍圣公先是投降了李自成,后来当清军入关后,又迅速的向清朝投降,此外在清朝颁布了《剃发令》后,当时衍圣公更是举双手赞成,要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是他们儒家一直提倡,最后说剃头就剃头。”
“最过分的是,在华夏大地深陷倭寇侵略的时候,孔家还迎接了倭寇军官,参与孔庙的祭孔典礼,你说这些孔家后人的行为恶不恶心人。”
“可真是:铁骨铮铮劝人忠,世修降表衍圣公。”
“我们后世有一句话是: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孔家后人还打着孔夫子的名声,做着欺压百姓的事,真是替孔子他老人家感到不齿。”
春秋
孔子此刻已经是面红耳赤,内心是怒火中烧,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后人竟会做出这样无耻的事。
子路,子渊等众多弟子看着自家夫子这气愤的样子,都担心夫子会被气晕过去。
他们也没想到夫子的后人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而且倭寇可是对后世人造成了巨大伤害的国家,孔家人居然还迎接他们参加祭孔典礼。
“老夫没有这样的后人,这些人不是老夫的后人!”孔子气愤道。
他已经打算好了,在路途上,定要制定好家规,后世如有数典忘祖之辈,就直接驱赶出孔家,断绝关系。
他可受不起这样子孙的供奉。
秦朝
李斯看到后世人对孔家的评价,一脸不怀好意的看向淳于越等儒家人:“世修降表啊,孔家后人行事真是出人意料。”
淳于越等人本来就气愤孔家后人的行为,现在听到李斯的话,各个羞愧满面,无力反驳,毕竟这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而且他们现在很想知道,这些孔家后人到底是怎么修改孔夫子的思想的。
本来那汉武帝时期的儒家就已经不是单纯的儒家了,现在就连后世的孔家看样子也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这样的儒家又算的上是哪门子的传承。
“扶苏,你看,这就是人性,在足够利益和权力之前,什么都能做出改变。”嬴政面无表情的看着扶苏,语气中满是寒意。
扶苏眼中满是愤慨,这些孔家后人的所作所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汉朝
“乃公以为乃公已经够流氓,够无耻了,没想到有天竟能看到比乃公更不要脸的人,还是一个家族,真是够厉害的。”刘邦对自己以前的行事有自知之明,不管是不是被迫的,做了就是做了,如果后人拿些事情说事,他也不会说什么。
“是啊,臣妾今天也是长见识了,居然还有比陛下更厉害的。”吕雉听到刘邦的话,一脸嘲讽道。
刘彻本来看到这孔家的多次投降,脸色就已经十分不好看了,现在看到孔家连对蛮夷都投降,已经是怒不可遏了,看来他对董仲舒提出的建议要好好考虑下了,起码儒家是不能一家独大了。
董仲舒看到陛下这脸色,内心暗道不好,看来儒家这次的崛起没那么容易了。
唐朝
“这些孔家人都是软骨头吗?什么人都可以投降!”程咬金一脸不齿的说道。
不止武将不齿,很多熟读儒家经典的文官也感到气愤,这宋朝皇帝做什么,把孔家捧这么高。
宋朝
宋朝是儒家思想鼎盛的时期,不少读书人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现在看到儒家经典中那些被奉为圣人的君王能臣被后世人质疑,不少人都无法接受。
如果禅让制都是假的,那大同世界真会存在吗。
而朝堂上不少的官员,则各个都脸色难看,孔家如此行事不是打他们官家的脸嘛。
明朝
朱元璋想起自己曾召见孔克坚,但孔克坚以生病为由拒绝,不由冷哼道:“咱还以为他们有多硬气,原来也就这样。”
而孔家不少心中有鬼的人,都各个如被踩到尾巴一样,暴跳如雷指着素素破口大骂。
这之后也受到天幕的影响,历朝对孔家的待遇也没有原先那么高,毕竟谁都不喜欢重用一个喜欢投降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