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华清宫(第2页)
汉朝
“哈哈哈哈,真是天佑我大汉,让我大汉之后出现如此厉害的两位帝皇。”刘邦没有想到,自己这开国皇帝都没有被评为千古一帝,这不知道多少代后的子孙倒是被评上了。
还有被称为皇帝楷模的汉文帝,就是不知道是自己的哪个后代。
至于对汉文帝可能自己的儿子,刘邦则是想都没想过。
毕竟有吕雉这皇后在,之后的皇帝想来就是刘盈了,就刘盈这性格,他连他母后都压不住,还能压得住那些群臣。
他最多就是在吕雉的帮助下做个守城之君。
萧何等人也纷纷恭喜道,心中也很是高兴。
对他们来说,大汉能出现两位如此厉害的帝皇,也是与有荣焉。
刘彻在听到自己被称为千古一帝,脸上的嘴角都快咧到后脑勺去了。
大臣们没有想到,刘彻居然能在后世得到这样的评价。
要知道连汉高祖都没有被后世评价为千古一帝。
刘彻之后的功绩能比汉高祖都厉害?
完全看不出来呐。
不少大臣看着上方正笑的一点形象都没有的陛下,暗暗道。
对他们来说,陛下有时候太过独断专行,完全不听取他们的意见。
就像这次他们对攻打匈奴的反对,陛下不仅不听,还打算让霍去病这只上过一次战场的毛头小子领军。
就算这小子打过一次胜仗,谁知道是不是他舅舅卫青在后面帮的忙。
不少大臣对陛下对霍去病的宠爱和信任很是嫉妒和不满。
唐朝
李世民现在已经快被素素的话气死了,即使再听到自己在后世的美名,被称为千古一帝,也不能抵消心中的火气。
虽然他们李家是有鲜卑血统,收继婚的习俗在皇室中也有存在,但并不代表公公抢儿媳这种事情也可以。
而且听听,这李隆基之后都干了什么,一日杀三子,他是不是嫌自己的孩子太多了,还把这么多权力交给胡人!
素素说的对,为什么不早死二十年啊。
一想到盛世大唐被这家伙一番操作来了个稀碎,李世民的眼中就忍不住的盈满了泪水。
他的大唐啊!
群臣们看到陛下这被气哭的样子,也是深有体会,对他们来说,现在的大唐是他们和陛下一同竭心尽力建造起来的。
大唐盛世都还没有看到,就看到了他的落幕。
这怎么能不让他们心痛。
魏征不像其他大臣有所顾虑,已经指着天幕对着李隆基一顿输出。
李世民对于魏征的直言并没有感到生气,觉得魏征不愧是谏臣,说得太对了。
而刚登基的李隆基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听到素素说自己,本以为自己未来会有一番伟大的作为,没有想到会听到这样的自己。
而下方群臣们听到素素的话, 又狐疑的看向上方的李隆基。
陛下看着也不像是会做出这些事情的人来。
但素素姑娘是后世人,历史记载总不会出错。
素素说李隆基前半生会创造出盛世大唐,他们相信,毕竟陛下能够参加这么多次政变都能成功,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
李隆基看到群臣们怀疑的目光,赶紧说道:“众爱卿,你们放心,朕一定不会像素素姑娘说的那样。”
大臣们听到陛下的保证,也只能先把担忧压在心中,毕竟人都已经登基了,也没有犯什么错,难不成还来一次政变。
白居易没想到自己本是借着唐玄宗与杨贵妃事情,来警醒后世统治者不要因沉迷女色而误国,居然会被人认为是两者之间的爱情故事。
虽然自己有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融入创作中,但这并不是为了表达爱情啊。
宋朝
范仲淹对后世评价出的三位千古一帝感到惊诧。
要是秦始皇被评为,还能说因为他是第一个皇帝。
汉武帝刘彻晚年可是穷兵黩武,奢侈无度,还因为长生巫蛊害死了自己的妻儿,牵连众多无辜,这都能被评为千古一帝?
这其中也就唐太宗李世民得到这个评价他比较认可,虽然上位有污点,但是他文武的能力确实没得说。
“你说这后世都是这么评价的,秦皇汉武不都是暴君吗,还有李世民,他不是杀了兄弟,才登基,这样的都可以被评价成千古一帝吗?”一学子看后世和现在所学的完全不一样的评价,诧异的看向身边的同学。
“不知道,不过我想后世人一定很喜欢在打仗方面厉害的皇帝。”
“怎么说?”其他学子听到这位同学的话,都好奇的看向他。
“你看,秦始皇有统一六国的功绩,汉武帝有攻打匈奴的功绩,李世民就更不用说了,他统治时期打下了多少土地,还被称为天可汗。”
其他学子们听到这同学的分析细细想来还真有可能这样。
“那你们说,我们的官家在后世的评价……”这是一位学子说到这里就没说下去了。
其他学子面面相觑,最后都安静了下来,毕竟按历代官家打仗方面的操作,不被后世骂死,都已经算是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