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考古(第2页)
素素疑惑的看向扶苏,只见对方低语问道:“大学还有学挖坟的!?”
“什么挖坟,是考古,那当然是要学习了,不学习,怎么能学到更好的技术考古。” 扶苏:“……”
“素素,扶苏,小丽说她现在是下班时间,可以帮我们讲解讲解,你们过来一起听听。”白母拍了拍扶苏的肩膀,对着两人说道。
“嗯,好的。”素素回应道。
秦朝
嬴政看着天幕上那密密麻麻的人群,顿感脑袋被重锤了一下。
虽然不是自己的主墓,但是陪葬坑都有这么多人,他都怀疑后世的自己能够在墓中安息吗。
还有后世人,你们玩的地方不是很多吗,那么多好看山河美景不看,看他陵墓的陪葬品,这有什么好看的。
不止嬴政想不明白,连大臣们看到这么多人,都有点愣住。
在听到白母说的假期人数,他们有一种这是过来游玩的吗,确定不是过来占领的感觉。
“父皇,你想想那些后世皇帝陵墓的下场。”扶苏看着父皇这有气无处发的样子,安抚道。
嬴政听到扶苏的话,心中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心情平复下。
就算再气,他也拿那些后世人没办法。
汉朝
“这后世真够厉害的,连挖墓都有专门的大学!”刘邦听到这都有大学很是意外。
“萧何,你说,乃公下葬的时候要不要在陪葬坑中多放些竹简,听素素姑娘的意思,他们挖陵墓也是为了找朝代信息,要是他们看到这些竹简,动乃公的主墓几率会不会小些啊。”
“而且要是乃公的墓中要是放这些竹简,就算碰上盗墓贼,他们看到这些也会没兴趣了。”刘邦越想越是个好主意,这样还可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萧何听后沉思了下,之前陛下也说过不要修建奢华陵墓,只不过在自己的劝说下,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一个陵墓可是彰显天子威严的手段之一。
如果是看天幕之前,陛下如此说,他一定会劝谏陛下,但是听到后世皇帝的陵墓下场后,他觉得陛下这想法也不错。
毕竟再奢华的陵墓都不如不被人打扰更重要。
刘彻看过了白父买了门票的价格,又看到了游客的数量,看了天幕半晌才说道:“后世人想赚钱想疯了吧,连这里都要收钱!”
桑弘羊则是在心中暗算着五一节日的人数,一天能赚多少钱,算着算着,他眼睛都冒起了火光。
这后世也太会赚钱了。
他现在每天都在为国库空虚烦恼。
要是他们现在也有这么会赚钱的地方就好了。
三国
曹操没有想到后世还有考古系,看来挖坟也不是这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那自己为盗墓专门设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争议想来也不会那么大了。
毕竟连后世人都有官方的部门和学校,自己只是设立了几个职位,比后世差远了。
虽然两者的目的不同,自己想要钱财,后世想要朝代资料。
到时自己把钱财拿走,留那些资料给后世人不就可以了。
唐朝
“我算是明白为什么始皇的名气在后世这么大了,想来他这陵墓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李世民只要想到每天都有这么多人来看陵墓,那可不都知道秦始皇了。
他觉得这样的扩大名气的方式他承受不了,还是让秦始皇享受吧。
群臣听到陛下的话,都赞同的点头。
“你们看,这些皇帝在后世的陵墓居然会被这样对待。”
“幸好我只是普通百姓,没有那么多钱财陪葬,不用担心死后会碰到盗墓贼。”
“是啊,这些皇孙贵族,世家高官,就算有再多钱财陪葬,最后还不是便宜那些盗墓贼了。”
不少百姓都庆幸自己以前给长辈办理后事的时候,因为家里穷苦,没有放什么值钱的陪葬品。
你看看那些陪葬品多的人都什么下场。
而民间的不少百姓也因为天幕改变了原来的厚葬之风。
很多心疼孩子的老人打算把值钱的物品留给孩子,不再留给自己陪葬。
宋朝
宋朝不少人受到理学影响,加上政府曾多次下令禁止厚葬,已经不少人都实行了薄葬。
而皇室和贵族本来还有些厚葬传统,现在看到宋朝皇帝的下场,大多数的人也都打算实行薄葬。
毕竟再多的陪葬品都没死后能陵墓完好来的重要。
明朝
“重八,你对陵墓的要求还是改变下吧,你看,放再多的陪葬品最后还是留不住。”马皇后本来对于朱元璋建立庞大奢华的陵墓就很是反对。
“妹子,你容我再考虑考虑。”朱元璋这时内心也满是纠结,他既想厚葬,又不想被人盗墓。
但是看到前面这么多皇帝的陵墓下场,还有后世的考古,他一时也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