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松赞林寺(第2页)
小赢稷不是很懂父王的话,不过他感觉得父王这是在夸奖自己:“嘻嘻嘻~”
嬴驷看着小赢稷这乐呵呵的样子,被逗乐了。
芈八子看着嬴驷和赢稷相处的这么开心,内心很是高兴,要知道自从知道赢稷未来会继承赢荡的位置,王后和朝堂就没有消停过,现在大王越喜欢赢稷,对她们母子就越安全。
秦朝
嬴政看到天幕上的扶苏最后离开湖边的笑容,眼色沉了沉。
殿下群臣看着陛下一言不发的样子,都静默着。
至于对于天葬,他们虽然惊讶,但想到这是后世少数民族的习俗,也就没放在心上,对他们来说,该这么安葬,还是这么安葬。
天葬对他们来说永远不可能的,他们还想死后能继续享受生前的待遇,不入土为安,他们为身后事准备的陪葬品怎么陪葬。
汉朝
“这藏族人当真是比乃公都豪放。”刘邦本来以为自己够不拘小节了,没有想到后世还有比自己更不拘小节的,而且还不是一两个人,是一个民族。
“你们说,后世的百姓都是怎么处理自己身后事?”刘邦想到素素他们对天葬都能这么容易的接受,心中更是好奇后世百姓的身后事。
“想来必定不像我们现在这样了,后世如此多人,如果每个人都像我们现在这样入土,那得要多少土地才行。”曹参想到后世那恐怖的百姓数量,再想想要是都像现在这样安葬。
曹参连忙把脑中的想法移除,想想就有点恐怖,真是这样,每块土地都要变成坟场了。
刘彻看着载歌载舞的景象,很是心动,要知道他本身就非常喜欢音乐和舞蹈。
这藏族的民族舞蹈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新奇的感受。
就是没有想到这扶苏跳起舞蹈也这么好看。
可惜了,也只能在天幕上看看。
卫青看着自家陛下眼中那惋惜的眼神,嘴角抽了抽,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陛下在想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唐朝
“母后,那寺庙好漂亮啊,我以后能不能去那里玩。”丽质看着精美绝伦的壁画,眼中满是喜欢。
“丽质,这座寺庙现在还不存在呢。”长孙皇后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怜惜道。
“好吧~”丽质听到自家母后的话,脸上满是可惜,随即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天幕,既然显示看不到,那就在天幕上多看几眼。
长孙皇后看着丽质的动作,好笑的摇了摇头,自从天幕出现后,就丽质和青雀这两个小家伙最闹腾,看到什么喜欢的都想要。
而李泰这边,听到天葬,本来看向秃鹫满是喜爱的眼神变成了惊恐。
“大…大哥,那李念说这鸟是吃什么的?”
李泰身边的李承乾也是瞪大了眼睛看着天幕上的鸟,半晌后回答道:“就是他说的那个。”
李承乾实在是无法再口述一遍,他感觉自己以后要是碰到这种鸟,应该是有多远离多远。
两个小皇子面面相觑,屋内一片宁静。
宋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么能这么随意的把肉身置于野外,让这群畜生啄食。”一学院内,正在空地上教育学子的儒者听到李念的话,被惊的呆愣了半晌,随即回神过来,指着天幕破口大骂。
真是有损人伦,有违孝道之本。
不少民间儒者面红耳赤的指着天幕破口大骂,这实在是比之前看到的事物更挑战他们的神经。
不止儒者,连民间贫寒人家也都接受不了,他们以为自己实行的火葬已经是胆大之举了,没有想到居然还有更不能让人接受的天葬。
王安石没有想到藏族百姓居然对自己的身后事这么洒脱,要知道就连自己,也只是主张简朴的丧葬方式而已。
不过想到现在因为佛教的盛行,不少百姓都因佛教实行火葬,后世因为佛教实行天葬好像也能理解。
明朝
朱元璋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么离谱的安葬方式,要知道,就连沿海之地的火葬和水葬他都下令禁止,必须埋葬。
本来想说些什么,但是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话。
他算是发现了,不管他说什么,天幕都不会有什么反应,而且还会被自家妹子说。
眼不见心不烦,这样想着,朱元璋拿起奏折继续批阅着。
清朝
康熙看着天幕上的寺庙,想到前不久自己批准了五世达赖喇嘛奏请自己修建寺院的请求,居然会一直留存到后世,而且看样子维护的也很不错。
就是不知道这座宫殿有没有留存到后世。
特殊年代
“你们看,素素姑娘一家之后要去天府之国了,那是不是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后世的家乡了。”刚从战阵下来的小兵听到他们之后的行程,兴奋的看向身边的伙伴。
“不知道后世的天府之国是怎么样的。”一边的战士想到自己已经离开很久的家乡,喃喃道。
也不知道家乡的亲人现在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