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 作品

第728章 霸道总裁朱由校

教皇法比奥·基吉并不在罗马,可朱由校为何非要进城一游呢?其目的显然是为了装叉。毕竟,在 17 世纪,世俗王朝对教廷的看法可谓是错综复杂。

以法国为例,路易十四通过“王权神授”理论,成功地建立起绝对君权。他巧妙地将神权与封建专制制度相结合,使之成为其统治的合法性依据。路易十四强调国王只对上帝负责,这种理念使得宗教权威转化为了王权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最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统治模式。

而在英国,宗教改革(16 世纪)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这次改革不仅改变了英国的宗教信仰,还导致了王位继承原则的重大变革。其中,信仰原则被政治化,成为了权力争夺的关键因素。17世纪时,英国确立了“无继承权的宗教派别不得觊觎王位”的规则,这一规则将宗教与政治权力紧密地绑定在一起。

正因如此,后世的欧洲各国国王在加冕时,都有一项传统的节目——王冠必须由主教来传递。这一传统节目不仅体现了宗教在欧洲政治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世俗王朝与教廷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朱由校的龙旗在圣彼得广场上空舒展时,广场上的鸽子惊得扑棱棱飞起,在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穹顶下划出纷乱的弧线。教皇法比奥?基吉早在数月前因病被送到了夏宫冈多菲堡静养。留在罗马的枢机主教们攥着十字架,看着明军装束的士兵踩着积雪穿过凯旋门,靴底踩在地砖的声响像在敲碎千年的传统。

“陛下,空荡的教廷怕是入不了您的眼。” 赵良栋望着那些用帆布遮盖的圣像,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解。

朱由校却弯腰拾起一块从柱廊掉落的浮雕碎片,石面上的天使翅膀已经崩缺。“你看这罗马城,” 他指尖摩挲着冰冷的石纹,“路易十四要用神权裹住王冠,英国人把圣经改成议会的印章,可他们谁有机会带兵站在这里?”

此刻,这话是无比的嚣张和霸气,而他确实有这个实力在这里显摆。

广场东侧的西斯廷教堂大门被士兵推开,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在火把映照下浮动着诡异的光影。朱由校踏上祭坛前的台阶,脚下的红毯还是去年圣诞弥撒时铺就的。他忽然扯下腰间的玉带,扔在原本放置教皇权杖的位置,玉扣碰撞的脆响惊得身后的翻译官脸色煞白。

“告诉那些躲起来的红衣主教,” 朱由校的声音透过空旷的教堂传出回声,“朕不要他们的加冕,也不要上帝的册封。” 他指向窗外飘扬的龙旗,“这面旗子插在这里,就是要让全欧洲看看 ——没有教廷的王冠,朕的大明照样能压得住万里江山。”

随军的史官兴奋的在羊皮卷上疾书,笔尖蘸着朱砂划过纸面。他知道陛下在维也纳王宫翻了一夜欧洲地图,手指在罗马位置画了三个圈,旁边批注着小字:法王借神权束诸侯,英王凭教改革王权,朕以枪炮破之,立华夏之威于西土。

三日后的元老院废墟前,朱由校让人搬来一把明式太师椅。当他坐着椅子俯视那些前来臣服的城邦领主时,有人捧着中世纪传下的贵族纹章想要呈献,却被卫兵拦在十步之外。“把这些铜疙瘩融了,” 皇帝指着那些纹章对铁匠说,“铸成像章,刻上‘大明属国’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