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格拉茨之战(第2页)
“用刺刀挑开!” 明军上尉赵尔乐嘶吼着劈开一个陶罐,火星溅在他的制服上烧出黑洞。奥军士兵从缺口两侧的残垣后探出火枪,在二十步距离内精准射击,明军前排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倒下。眼看不能轻易通过缺口,赵尔乐向后要来了迫击炮营的火力延伸,进而摧毁了缺口两侧奥军的阵地。
而后续部队,在硝烟还未散尽的情况下,便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推进,双方在缺口处展开刺刀混战,枪托撞击头盔的闷响与濒死者的喘息交织成一片。
施特劳宾亲自带领预备队反扑,这位参加过阿斯佩恩战役的老将挥舞着宝剑砍倒两名明军士兵,胸前的铁十字勋章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当他的坐骑被流弹击中时,他顺势翻滚到断墙后,继续用手枪射击冲上来的明军士官。
午后三时,明军凭借着火力上的优势,终于完全控制城墙缺口,开始向城堡内部渗透。通往主堡的石板路上,奥军点燃了装满油脂的木桶,火焰高达数米。克罗地亚轻骑兵从侧巷冲出,马刀劈砍的声音让明军步兵不得不结成方阵防御。
在城堡的军械库,三十名奥军伤兵用步枪和工兵铲构筑了临时防线。主攻的明军第34师2团的士兵破门而入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抵抗 —— 伤兵们拉响了存放的火药桶,轰然巨响后,整座建筑塌为废墟,连同攻入的两个排明军一同被埋在瓦砾之下。这个场景后来被赵良栋写入战报,称之为 “蛮子式的英勇”。
傍晚时分,施特劳宾在东塔楼清点剩余兵力,发现能战斗的士兵已不足三千人,弹药几乎耗尽。明军的榴弹击穿了塔楼穹顶,碎石砸在他脚边时,他看到西南方的主堡已经升起明军军旗。一名浑身是血的传令兵爬进来报告:“上校,最后的防御阵地…… 失守了。”
施特劳宾摘下佩剑,看着剑柄上的家族纹章,沉默片刻后对副官说:“升起白旗吧。但告诉明国人,我们不是投降,只是耗尽了最后一颗子弹。”
当明军士兵进入东塔楼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奥军士兵或坐或卧,多数人缠着渗血的绷带,没有人放下武器,只是用疲惫的眼神注视着胜利者。施特劳宾将佩剑放在石桌上,声音沙哑地说:“城堡归你们了,但荣誉属于奥地利格拉茨兵团。”
此战明军付出了2000余人的伤亡代价,其中军官阵亡 47 人;奥军名守军仅幸存 4569人,却让这座坚城抵抗了明人的长枪大炮五天之后才落入敌手。当夜幕降临时,格拉茨城堡的塔楼仍在燃烧,火光映照着多瑙河上游的夜空,成为维也纳之战前最后一道惨烈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