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饮马多瑙河(2)(第2页)
就在这些贵族们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时候,城中的百姓们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他们纷纷怂恿守城的官兵打开佩斯的大门。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使得贵族们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的选择变得异常艰难。
面对如此局面,贵族们感到万般无奈,最终只得将家中早已准备好的白旗悬挂在府门前,以示投降之意。同时,他们还将库房中的财物和粮食都搬了出来,准备迎接天朝大军的入城。
随着佩斯城的兵不血刃被攻克,在赵良栋的严令再三强调下,明军以正义之师的名义正式接管了城防。这一过程顺利而有序,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和混乱。
赵良栋的靴底碾过岸边的鹅卵石,高举望远镜望着对岸布达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次清晰。城堡山的雉堞间飘着神圣罗马帝国的鹰旗,鹰山的烽火台每隔一刻钟便亮起红光,三万守军正将投石机、火炮推上格列特山的制高点 —— 那些石灰岩丘陵像巨兽的獠牙,将布达城衔在多瑙河的转弯处,任十二万明军的铁蹄在南岸踏碎土地,也难越雷池一步。
"得让多瑙河变成咱们的通道,而非天堑。" 赵良栋将羊皮地图在雪地上铺开,指节叩着布达城下游的一处河湾,"兹林伊将军说,此处水流湍急却暗礁最少,对岸是玫瑰山的阴影区。" 他抬头看向52师师长张同奎,这位大明帝国改革家张居正的曾孙,"令你部连夜搭建浮桥,用铁链串起能架起宽三丈的通道。七日内,我要全军横渡多瑙河。"
张同奎欣然领命而去。随后的数天时间里,52师万余官兵放下手中的火炮、火枪,全身心投入到了建设浮桥的工作中。可是,要在宽度高达500米的大河之上搭建浮桥,谈何容易。
好在张同奎与曾祖张居正不同,他是妥妥的陆军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年过五十的他先派水性极佳的士兵乘夜驾小舟勘测水纹,标记主航道水流速度、河床地质、暗礁分布。
很快他便发现布达下游河湾处水流湍急却暗礁少,正是理想选址 —— 主航道宽约 600 米,两岸地势平缓,便于车马装卸材料。
很快,佩斯城外数公里内的参天大树被砍伐,被制作成了每段长 3 米、宽 1.5 米的木质组件,用厚桐油浸泡防水,底部加装中空木箱,单组浮力可承载 5 名重甲士兵。
随后他又下令征集沿岸民船数百艘,首尾凿孔便于铁链贯穿;由于一时之间木材不足,最后用了羊皮筏作为补充。
喜欢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