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 作品

第710章 焦头烂额的奥朗则布

在天启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 1662 年的 9 月,莫卧儿帝国的奥朗则布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为了加强军队建设以对抗强大的大明帝国,他不得不采取一项措施——向非穆斯林的印度教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

然而,这一举动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马拉塔人贾特拉帕蒂·希瓦吉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深感不满,于是在浦那起兵反抗穆斯林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他的军队迅速攻占了苏拉特港,给奥朗则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奥朗则布原本计划派遣总兵前往孟加拉,试图挽回自己的面子和声誉。但就在他准备行动的时候,国内突然爆发了一场印度教起义。这场起义让他的计划被迫推迟,因为他需要先应对国内的危机。

与此同时,明人吴三凤得知了印度教起义的消息。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于派兵进入孟加拉,而是迅速向北京求取圣旨。原来,吴三凤有着更为深远的谋划。他希望能够借助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的起义,与他里应外合,给莫卧儿帝国以致命一击。

天启四十三年,公元1663年7月,在得到国内内阁的允许,吴三凤联系了西藏自治领南部,莫卧儿帝国北部的不丹、锡金、尼泊尔马拉王朝。莫卧儿帝国内部的普什图人(阿富汗族)、信仰印度教的萨特纳米人、马拉塔人贾特拉帕蒂·希瓦吉、查特人、班德勒人、拉其普特人甚至阿罗阇弗人共同联合起来对抗莫卧儿帝国的统治。

奥朗则布在德里的红堡中来回踱步,手指紧紧攥着腰间的佩刀。当各方联合反抗的消息传入他耳中时,他桌上的波斯琉璃盏被狠狠扫落在地,碎裂声如同帝国此刻的命运。

“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蝼蚁!” 他对着跪在地上的信使怒吼,唾沫星子溅在对方颤抖的头巾上,“传我命令,将孟加拉的驻军调回一半,先踏平萨特纳米人的聚集地!”

信使刚要退下,又被他喝住:“等等,让拉其普特人的首领亲自带兵,我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对同胞动刀。” 奥朗则布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他深知用异族压制异族的权谋之术。

与此同时,抵达吉大港的吴三凤正展开羊皮地图。酥油灯的光芒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映出颔下新蓄的胡须。

“普什图人…… 普什图人没有接受我们的善意,他们不愿意配合我军行动。” 使者的氆氇长袍沾满尘土,生气的汇报道。

吴三凤猛地攥紧拳头,指节泛白:“本帅知晓了,该死的普什图人,会有人替我们收拾他们的。” 他迅速在地图上划了大大的xx。这也预示着一条战线没有形成。

天启四十三年深秋,恒河平原上硝烟弥漫。拉其普特骑兵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却在萨特纳米人的竹矛阵前寸步难行。那些裹着橙黄色僧袍的起义者高唱着梵歌冲锋,连孩童都抱着火药包滚向战马。

随着战火烧遍了整个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再也坐不住了。

于是他带兵离开了德里,不过无论他如何想,此生他就再也没有机会有再次回到首都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