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 作品

第467章 亿军火大订单(第2页)

面对这一形势,朱由校心中已有定计。只要能为全国各省军工厂提供合格的模具,一旦这些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全年便可为帝国陆军提供10万支25式燧发枪、1万门40迫击炮以及4000门122式榴弹炮。

这份看似简单的军火订单,不仅直接推动了兵仗局及相关军工厂的发展,更为帝国的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刺激作用。随着军火订单的增加,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设备的更新、工人的就业等都将得到促进,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繁荣。

首先,在经济领域中,铁矿、铜矿、煤矿等行业犹如被春风唤醒的花朵一般,迅速地复苏了起来。随着这些矿业的蓬勃发展,与之紧密相连的运输行业也如影随形地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运输行业的复苏,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其他商品流通的大门,使得全国各条河流、大江以及水泥路上,原本单一的粮食运输逐渐被各种各样的商品和矿石所取代,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个繁荣的时代。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朝廷为陆军下达了千亿订单的消息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海军都督府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一消息让海军都督府的领导层再也坐不住了,因为他们已经整整五年没有新式军舰下海了,他们的日子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特别是北洋和东洋这两支舰队,情况尤为严峻。由于他们的敌人只剩下了日本一国,而在双方的交战中,日本所有能够下海的船只都被这两支舰队摧毁殆尽。因此,在这几年里,这两支海军只能守着原有的家底,眼睁睁地看着军舰逐渐老化,却无法像以前那样通过日明海上贸易来为自己补充新式战舰。

更糟糕的是,由于长时间的出海巡逻,每年都有大量的军舰因为船体被海水腐蚀而不得不回到船厂进行回炉大修。据统计,每年这样的军舰数量竟然高达五十艘之多!这无疑给本就捉襟见肘的两支海军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加上海军左都督李旦的去世,右都督魏国公徐弘基被处死,这一连串的变故本身就让海军上下都感到震惊和不安。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新上任的左右都督戚兴国和沈有容肩负起了重要的责任。

当天晚上,戚兴国和沈有容心急如焚地连夜进宫面见朱由校。他们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向皇帝禀报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进入上书房后,两人毫不保留地向朱由校陈述了当前海军面临的困境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担忧。

他们详细的向朱由校阐述了新式军舰对海军的重要性,强调了海军需要更加强大的海上力量才能驶出马六甲海峡,奔赴印度洋以及更加遥远的欧非的紧迫性。戚兴国和沈有容言辞恳切,苦口婆心地劝诫朱由校重视海军建设,不能让国家的海防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