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外公陈家耀的本事
陈家耀的行动力很强。半个月后,宋海建就收到了上海寄来的信。
信里是一叠大团结,外加一张纸,上面写了什么人要了多少海鲜干货,以及宋海建该把货送到市里哪个地方。
显然,陈家耀很细心,他注意到海洋大队只有干货是最方便做长途买卖的。
而他花了一些功夫,打通了从宋海建这边的市,到上海之间的路。
宋海建依据信上的信息,很轻松就猜出来了,外公为了他这些海产品卖出去,投入了不少啊!
他叹了一口气:“外公投入的这些人力、物力,都超过海产品本身的价值了,我们这哪儿是在和别人做生意,完全是在消耗外公的财产。”
“不会啊阿建,你得这么想,外公打通这些渠道以后,时间一长就形成固定的合作关系,这是长期的利益输送,早晚有一天,他投入的这些成本能赚回来。”蒲十三想的很简单,外公怎么说她就怎么信。
其实,从历史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陈家耀这么说也没错。
但在当下,这种行为无疑是捡芝麻丢西瓜,相当于为了赚一百块钱,一股脑投了一千块钱进去,投资收益率是负的。
宋海建没有和十三解释这些,而是笑了笑:“你说的对,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就不会让外公的付出打水漂。”
蒲十三点点头,“而且外公应该也不在意这些吧!他一直跟我们讲,赚的再多钱,没有家人一起分享,也是毫无滋味,因为人的肚子能装下的东西就那么多,能穿的布料也那么点,钱财都是身外之物。”
宋海建若有所思,“外公这话倒是挺有道理的。”
他深有同感。
毕竟上辈子就算他赚到钱了,虽然不是什么大富翁,但也算是中上阶级的富商吧?
可不也一样觉得日子没什么意思么。
死亡对他来说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解脱。
“看来,外公对外婆确实是一往情深……”他十分感叹。
这个年代,如这般的爱情其实并不少。
在贫穷的时代,人们对感情的追求似乎更高,也更容易一心一意对待某个人……
就这样,在外公陈家耀的帮助下,宋海建搭建起了通往外界的桥梁。
海洋大队的人之前只有倒卖这条路。
现在,宋海建愿意让他们加入进来分一杯羹。
毕竟村里的大伙儿帮了他那么多呢!
有这种好事,他又怎能不想着大家。
不过,大队长蒲勇华是个拎得清的,陈家耀此前已经帮助村里通电,如今附近几个镇都没通电,倒是他们村子先通电了,不知道惹得多少人背地里眼红。
那些人也疯狂地给政府写信反映,申请通电,但是得到的回复永远是目前政府已经在安排了,请大家耐心等待。
由此可见,陈家耀对他们大队的这个恩情有多大。
“做人不能贪心!陈老先生已经帮了我们天大的一个忙,现在人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是想帮助海建这个外孙女女婿,我们要是挤着脑袋抢进去,那还对得起陈老先生吗?”
如果是吃不饱的人,在这种时候是顾不上礼义廉耻的。
但海洋大队也并没有到那样的地步。
因此,对于蒲勇华的话,大家还是听得进去的。
于是就耐着性子听他说完。
“这件事,依我看来还得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合作才合适。”
“大队长,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是啊大队长,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人家海建自己都愿意帮大伙儿,我们难道就假清高,自己放弃了?”
显然,还是有人对大队长的安排感到不忿的。
蒲勇华也不介意。
他皱着眉头思索半晌,“这样吧,以后我们村的人,把制作好的海产品卖给海建,海建说收多少,我们就卖他多少。”
“加工海产品也是需要时间的,大伙儿每天还要下地,所以这事儿还真得全村一块儿参与,大家也别担心到时候别人的海产品卖出去了,自己的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