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不燥 作品

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动作

开年上工的第一天,天气倒是个好天气,蓝天白云,看着心情就舒爽。地上的薄冰已经化没了,田间地头背风处的荒草底下,绿色的草芽已经露头。

看来,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了。

刚开始上工,并没什么大活计。

社员们的工作,无外乎就是收拾地里的秸秆和荒草。

有那长一些整一些的秸秆,就会被捆成一捆一捆的,由劳力们背到地头。

谁家里若是冬天储存的稻草或是秸秆不够烧了,就可以把这些秸秆背回去,全当做柴禾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荒草和实在捡不出来的秸秆,则被社员们搂成一堆,在没风的傍晚,点上一把火。

荒草和没用的秸秆烧成飞灰,既能化作田地里的养分,又节省了农人的麻烦。

这种行为,在几十年后是不被允许的,美其名曰“污染空气”。

可在几十年前的这个时代,这是农人们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地里荒草的办法。

古诗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尽管经过燃烧之后的田地,黑灰一片。

待过上一段时日,那些黑灰的土地就会被铁梨翻开,变成养分,滋养下一年的庄稼。

开始上工这几天,一到傍晚,随处可见地里燃着的火堆。

尽管负责烧秸秆的都是些老庄稼把式,但是无论是谁,都小心翼翼,火星子乱飞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燃烧过后,但凡有点火星,都会被埋进土里。

岭山大队就挨着大岭山,每年烧秸秆之前,大队长都是嘱咐了再嘱咐的。

“一定要注意安全,切莫引起山火。”

听说百年前,还有皇帝的时候,大岭山上就曾起过山火。

火势之大,是出动了好些人才灭了的呢。

当时,就连官差都来了,砍树、做隔离带、一桶一桶的河水往山上送。

不是为了灭火,而是为了浇在隔离带上,防止山火面积扩大。可即使这样,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大岭山的好几个山头都被烧秃了,在那场事故里,死了不止百八十人。

即使过去了这么久,依然被代代相传。

“护林防火”成了这些挨着山住的岭山大队人的执念。

杨柳回到家的时候,天还没黑。

她满头都是灰尘,就连脸上,也黑一块白一块的。

脱下来的外衣上,一直弥漫着一股火腥味儿。

走在杨柳后边的沈焕白,也不例外。

两人对视一眼,看见了对方的惨样,都忍俊不禁。

“你笑什么?”

“你又笑什么?”

“我在笑某人,成了只小花猫。”

“我也在笑某人,成了另外一只小花猫。”

接下来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好了好了,你快去换衣服,我好洗了晾上。”

别误会,这句话不是杨柳说的,而是沈焕白。

没错!

这小子,自从“登堂入室”以后,杨柳家的活计,包括洗衣做饭在内,全被他一手包揽。

杨柳还调侃道,“你就不怕别人说你吃软饭?”

“那是别人羡慕!他们想吃还吃不着呢!再说了,吃媳妇软饭咋了?谁让我媳妇的‘饭’做的香呢,我牙口不好就是愿意吃软的。”

两人这边热热闹闹,等晚饭做好的时候,已经是快天黑了。